爪四哥

爪哥原創,歡迎轉載。男女老少,笑口常開。
個人資料
正文

回國劄記:京華隨想錄

(2025-11-17 05:15:43) 下一個

曾幾何時,北大南門,是北大的門麵與招牌。。。。

出校門,在隆隆開過的擁擠不堪的332路公交車的煙塵裏,穿過馬路,就是以老虎洞,下水窪子,娘娘廟等為代表的老北京胡同區。

穿過胡同區,就是當年的老海澱街。海澱街上,有載滿了俺童年記憶的新華書店。俺當年北大附小放學後,幾乎每天都去新華書店溜達一趟,看看有沒有最新的三國演義連環畫單行本兒上貨。。。。

當年,家裏是不給零花錢的。為了能夠買三國演義連環畫,俺可謂攪盡腦汁兒,使出了一個小屁孩所能想出的黑白兩道的所有辦法....關於這個,俺能寫出一個係列來。

先劇透其中一個:去北大各個學生與教職員工食堂的賣飯窗口下撿菜票與飯票,然後再找同院的發小換成錢,買三國。

當年北大的三個食堂,幾乎每個賣飯窗口下麵,都是一排暖氣片兒。學生們買飯時不小心把飯票與菜票掉在暖氣片兒後麵,需要趴在地上,撅著屁股用手探到暖氣片後麵撿。估計是有損天之驕子形象,所以飯票菜票掉下去了,學生們一般都不會去撿。於是乎,就便宜了爪二哥(當年還沒有四個爪)。

光陰荏苒,歲月如歌....

去國多年,每次回來,都感受到日新月異的變化。北大的門麵與招牌,早已被網紅打卡點兒北大西門取代。

這次去中成大廈辦事,與老爸和光哥重回北大南門兒。周圍環境,早己物是人非。南門對麵以老虎洞,下水窪子,娘娘廟為代表的胡同區,也早已蕩然無存,變成了高架橋,城市綠地與餐飲商貿中心。

俺最熟悉的老虎洞,下水窪子,現在連個渣都不剩了。不過,娘娘廟,醉騎馬還給保留下了一個招牌:北大南門斜對麵的一條大約不到50米的小街,是以娘娘廟胡同命名的。

漫步在這條幹淨,安寧,溫馨的小街,仿佛一下子就脫離了都市的喧囂繁雜,有一種“躲進小樓成一桶,管它包子與饅頭”的趕腳。小銜上有一家餐館“潮汕砂鍋粥”,門臉不大,但風格獨特。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餐館生意興隆,據說店裏的食客,主要都是北大學子。年輕人食堂吃膩了,就來這裏打打牙祭。

店裏的茶香牛肉,生蛤海鮮餅,秘製鱸魚,以及砂鍋粥等,都令人眼前一亮,十指大動。特別是店裏的開口菜炸黃豆,更是令俺欲罷不能.....氣貫長虹,一“鳴”驚人,在此一舉。得意


中成大廈,坐落在娘娘廟胡同口。大廈的大門兩端的告示,令人啼笑皆非。



左邊告示:禁飛無人機!

右邊告示:都是騙子!

我擦,在寫字樓裏飛無人機,俺還是頭一次聽說。另外,友情提示,這樓裏都是騙子,打交道時,一腚要小心!嘻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AP33912 回複 悄悄話 張教授房產轉你名下啦:)
Ggboy 回複 悄悄話 南門哪裏是北京胡同,就是平房區,外地人民國時的避難所,
smithmaella 回複 悄悄話 爪四一臉huai 笑!莫非是進了全是騙子的樓裏之故?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去國幾十年沒有再經過北大南門,回國總是從北大後牆,圓明園南門前新修的大路坐公交或乘地鐵經過。今天看到博主的圖,才知南門內兩側的對稱樓宇已經今非昔比,老式大屋頂樓隻剩下西邊一側,東側的大屋頂樓咋沒了?誰幹的缺德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