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水成金者

問君何來獨枝秀,一澗春水細長流。
正文

左宗棠與胡雪岩的合作,政商關係典範?

(2016-10-22 18:20:07) 下一個

左宗棠與胡雪岩的合作堪稱中國第一個政商關係典範?

2016/04/20                         08:52                      

同舟共進                                                             

雖然左宗棠在辯論中獲勝,主導朝政的“洋務派”依然“但急洋(海)防,於塞防漫不經意”,將有限的資金集中建設李鴻章的北洋艦隊去了。左宗棠這邊集結了7萬西征軍,他殫精竭慮地搜集了可供大軍食用一年的糧食。可從河西走廊到烏魯木齊路程共850公裏,每百斤糧食的運價高達20兩白銀,運糧費加官兵的餉銀,每年共需800多萬兩白銀。向清政府要,沒有;向各省募集,也沒有——“等米下鍋”的左宗棠一度絕望,感慨西征大業“將如海市蜃樓,轉眼隨風變滅矣”。

打仗打的是士氣,也是打財力,沒有“錢袋子”,要打敗敵人隻能是一廂情願。走投無路之際,左宗棠想到了胡雪岩。左任浙江巡撫時,胡在辦理善後中的“急公好義,實心實力”給左留下了深刻印象。左給胡致信,請胡向上海灘的外國銀行借款,解西征軍燃眉之急。當時借外債很難,連恭親王向洋人舉債都被拒絕。但胡雪岩非同一般,朝廷辦不成的事他辦成了。他以江蘇、浙江、廣東海關收入作擔保,先後六次出麵借外債1870萬兩白銀,解決了西征軍的經費問題。胡還給西征將士送了“諸葛行軍散”、“胡氏避瘟丹”等大批藥材,免去了水土不服之虞。左宗棠讚曰:“雪岩之功,實一時無兩。”

在“錢袋子”的支持下,西征軍光複北疆,決戰天山,一路摧枯拉朽,所向披靡,消滅了阿古柏匪幫。

“左胡聯姻”成績斐然,其特色亦十分鮮明——為國。左找胡,不是權力尋租,利用公權力撈個人好處,把胡當自己的“取款機”,而是為了祖國統一、國家尊嚴,為了重塑民族精神。胡送來的白銀,左全部用在西征的“刀刃上”,一分錢也沒揣進腰包,更沒有挪作他用。而胡向左靠攏,也不是為了搭上“權力快車”獲得特殊庇護,實現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急朋友所急,支持左公幹事業。雖然不排除胡雪岩從貸款的高息中吃利差,但那也是他的勞動所得。

左胡精誠合作,互利互惠,各取所需,各獲其利,形成了良性的利益捆綁關係,實現了“雙贏”。左宗棠完成了千秋偉業,被譽為“千古一人”,從此名垂青史。胡雪岩這個西征大軍的“後勤部長”,獲得了清廷賞賜的黃馬褂,官帽上可帶二品紅色頂戴,成為著名的“紅頂商人”。胡母也跟著沾光封了個一品誥命,官居二品的浙江巡撫大人到了胡家門口也得下馬或落轎。

如果不是左胡合作,新疆或許已不為中國所有,我們現在去新疆可能就要辦護照了,“僅從這一點上來評價,左、胡無愧於中國第一個政商關係的典範”。遺憾的是,200多年過去了,我們當今一些“政商關係”不但沒有向前發展,反而走向了“反麵”。左胡聯姻收複了1/6的國土,現在的一些官商聯姻卻是相互勾結謀取私利,濫挖國家牆腳,動搖國家的根本。與左胡相比,二者的差別何止十萬八千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