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69)
2018 (70)
2020 (69)
2022 (97)
2025 (19)
那日去一海灣碼頭打鷹,等了倆小時沒見白腹海雕,忒掃興。
沿著棧橋慢慢往回走,無意中向棧橋下看了一眼。
日落時分,出海打魚的小船chuan早已歸來,橫七豎八躺在橋邊。
打來的魚早已賣光,船家都已上岸歇息,除了一位漁家老弟。。。
他慵懶地半臥在一條小舢板上,左手舉著手機,右手來回比劃。
目標鎖定!
我趕緊上前,選好角度,倚著欄杆,舉起相機。。。
來了個長焦近打。看清楚了:
隻見他短褲背心,黝黑的皮膚;光頭,額上爬滿海波似的皺紋。
緊盯著手機屏幕,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對不起,腳沒動),
麵部和肢體的表情極為生動。
嘴裏不停地說著什麽,可聽不見聲音。
憨厚、純樸、滿滿的自信,還很搞笑。
幾乎可以肯定,這是在發抖音,類似啞劇的自嗨表演。
拍了多張,他繼續沉浸在表演中,我悄悄地離開了(沒帶走一片魚鱗)。
一路上,我還在回味。
如今手機遍人間,抖音在風靡,地球人都知道賺流量。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好不好不重要,自娛自樂、刷存在感就行。
網上流行“小鎮做題家”一詞,用到這兒,似乎也貼切。
漁夫老弟玩抖音自嗨,也算是小鎮做題家了。
其實,我們誰不是小鎮做題家呢?往上數三輩,不是農民就是漁民。
漁夫老弟很可愛:
自嗨聲音小,不擾民。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