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閣

現實世界在香茗裏沉浮, 心的軌跡在字裏行間飄動.....
正文

國粹京劇與四大名旦

(2004-10-29 14:15:46) 下一個
京劇,又叫,“京戲”、“平劇”、“國劇”,它是中國傳統名劇,至今已有200多年曆史。清乾隆55年(1790年),四大徽班陸續進北京演出,於嘉慶、道光年間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道光以後,三大班的班主兼主要演員程長庚以唱徽音、二黃著稱,隨著湖北漢調演員餘三勝等進京搭入徽班,又帶來被稱為“楚調”的湖北西皮調,促成由徽調與漢調合流的“皮黃”唱腔的形成。京劇廣泛流行於全國各地。 繼程長庚等人以後,著名老生演員譚鑫培對程長庚、餘三勝等許多前輩的唱腔和演技兼收並蓄,並加以發展融合,逐漸錘煉出一套唱法,逐漸形成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係。北京是該劇種形成的所在地,故而在清末、民初一直把它稱作“京劇”。後來,隨著京劇走出國門,產生了很大的國際影響,它曾一度被稱為“國劇”。在此期間,梅蘭芳、餘叔岩等人在北京創立的一個京劇藝術研究機構,便取名為“國劇學會”;該學會出版的期刊,名稱就叫《國劇畫報》。蔣介石的“國民政府”1928年在南京建立後,下令改“北京”為“北平”,京劇便隨之改稱為“平劇”。隨著30年代新劇(即話劇)的興起,京劇又一度被稱作“舊劇”。直到新中國成立,“北平”改稱“北京”,京劇才恢複了最初的名稱。京劇還曾有過許多名稱,如:亂彈、簧調、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黃)、二簧(二黃)、大戲等。京劇對各劇種影響很大。 傳統劇目有1000多個,流傳較廣的有《霸王別姬》、《群英會》、《三打祝家莊》、《三岔口》等劇目。 京劇界傑出人物 同光十三絕 清光緒年間,畫師沈蓉圃以彩色繪製同治、光緒時期的十三名昆曲、京劇著名演員的劇裝畫像,傳世以後,稱為“同光十三絕”。畫中繪老生4人:程長庚飾《群英會》之魯肅,盧勝奎飾《戰北原》之諸葛亮,張勝奎飾《一捧血》之莫成,楊月樓飾《四郎探母》之楊延輝。武生1人:譚鑫培飾《惡虎村》之黃天霸。小生1人:徐小香飾《群英會》之周瑜。旦角4人:梅巧玲飾《雁門關》之蕭太後,時小福飾《桑園會》之羅敷,餘紫雲飾《彩樓配》之王寶釧,朱蓮芬飾《玉簪記》之陳妙常。老旦1人:郝蘭田飾《行路訓子》之康氏。醜角2人:劉趕三飾《探親家》之鄉下媽媽,楊鳴玉飾《思誌誠》之閔天亮。 京劇三鼎甲 即京劇三傑、京劇老三傑、京劇前三傑、京劇老三鼎甲、京劇前三鼎甲。指的是京劇形成初期,第一代演員中的三位傑出老生演員: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 京劇小三鼎甲 即京劇新三傑、京劇後三傑、京劇新三鼎甲、京劇後三鼎甲。指的是京劇第二代演員中的三位傑出老生演員: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 四大須生 京劇第三代的老生演員。隨著時間 推移,“四大須生”的說法也有所變化。 20世紀20年代,最初的“四大須生”是指:餘叔岩、馬連良、言菊朋、高慶奎,簡稱為餘、馬、言、高。其後高因嗓敗,退出舞台。譚富英崛起,“四大須生”又演變為:餘、馬、言、譚(富英)。至40與50年代之交,餘叔岩、言菊朋先後去世,楊寶森、奚嘯伯相繼成名,具有全國影響,“四大須生”即為馬、譚、楊、奚。 南麒、北馬、關東唐 南方的麒麟童(周信芳),北方的馬連良,東北三省的唐韻笙,都是以做工老生聞名全國的京劇演員。其表演風格不同,各具特色,社會上習稱“南麒、北馬、關東唐”,以表示對他們表演藝術的讚譽。 四大名旦 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評選“首屆京劇旦角最佳演員”活動,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當選,被譽為京劇“四大名旦”。名旦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旦角的地位,對京劇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們刻苦鑽研藝術,在藝術上不斷進取,表演、唱腔精益求精,各有獨門劇目,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旦角藝術流派。 四小名旦 繼“四大名旦”以後,20世紀30年代又有一批旦行演員脫穎而出。1940年,北京《立言報》邀請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四人合作,在北京新新大戲院演出兩場《白蛇傳》,四個人分演自己擅長的一折戲,各展所長,社會影響強烈。從此即被公認為四小名旦。 三大賢 在20世紀20-30年代,京劇界的一種習稱。三大賢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當時老生行中的三位代表人物:餘(叔岩)、馬(連良)、高(慶奎)。另一種更為普遍的說法是指旦行的梅蘭芳、生行的餘叔岩、武生行的楊小樓(又稱武生宗師)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