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5)
2018 (59)
2020 (70)
2021 (95)
2022 (122)
博客開啟已有10年了
昨天上博客查看,正好看到博客訪問數是一百萬整數,截屏如下。
回頭一看在文學城開啟博客至今也已十年整了。發文近800篇,訪問量計數到百萬,感到是個很漫長的過程,也不容易。但知道這裏達到百萬訪問數的博客很多,還有不少訪問數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這些是真正的熱門博主,也佩服這些熱門博主能寫出這麽多能吸引這麽多網友訪讀的博文。
對博客訪問數的關注是一個有變化的過程。最初階段,隻關心博文有多少人點讀和評論,發現每篇博文的點讀相差很大,多的有幾千,少的就1、2百,因為我博文的基本題目(類型)是相同的,就是各類資料收集分享,“讀者群”(或對此感興趣的網友相對數固定),為何點讀數會相差這麽大?後來才知道,這是由博文是否被推薦到“精選”頁麵決定的。被推薦了,被點讀的機會就增加了十幾倍,幾十倍;沒被推薦,那隻有尋上門的網友才會點讀,那當然少的多。所以訪問量多少很大程度取決於博文是否被推薦,是否被推薦又取決於網管小編的“眼光”,並不完全由你博文的內容、水平和質量決定的。所以有一段時間也想過發什麽博文或取什麽標題更易得到推薦的問題。有段時間訪問數增加比較快,就想勤快發文,計劃到月底或年底,使訪問數達到某十萬,但結果並不是由自己的計劃所決定的,再說這個訪問量又不像那些在“頭條”“油管”等平台發東西的那樣有用,他們是靠流量、訪問量計錢掙錢的,這個博客訪問量就是一個數字,哪天文學城係統出現故障,數字有可能就全部消失了,想到這些對這個數字就不怎麽在意了。
話是這麽說,但潛意識中對這個數字的關注並沒消失,寫這篇博文就是例證。事實上,兩年前訪問量到達七十萬就有了想盡快達到一百萬的想法,所以這兩年在整理資料發博文上是花費時間較多,也是博文發的較多的兩年。我的700多篇博文絕大多數都是收集資料整理後的原創博文,轉貼的不到5%,所以還是比較化時間的。現在到了十年一百萬,算是到了一個階段,以後沒有數字目標了,發文的頻度也會減少。
前麵也提到,對我博文話題有興趣,常來光顧訪問就100多人,對這些朋友,如有想討論交流的問題、話題可留言。感謝你們的經常光臨、評論和討論,這是我發博文的一大動力。
謝謝祝賀!我主要關注收集原始資料(複印件、圖片),所以和大家分享的信息資料來源基本都是靠譜的。
如果真是刀啦就好了。:)
老生兄記憶真好,那幾篇文我是先在論壇發的,稍後開啟博客後再移到博客的,之後就在博客發文了,一部分又轉發“回首”論壇。
感謝你的點讚鼓勵!
作為一個上海土生土長在上海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上海人,喜歡了解、收集上海各方麵的信息資料,並與這裏眾多的上海同鄉交流分享,也覺得這是一種“責任”。:)
謝謝點評!以後閑暇時間會繼續和大家分享各類資料信息。
50年代曆史學科的1,2,3級教授(2/2375 reads)2016-06-13 09:21:57
50年代的一級工程師名錄(0/3630 reads)2016-06-10 12:08:15
50年代研究院所一級研究員名錄(2/2598 reads)2016-06-08 16:17:58
1956年被評為一級教授的名錄(16/5102 reads)2016-06-07 15:38:04
五十年代中科院選聘的190名學部委員名單(2/4211 reads)2016-06-06 13:48:38
50年代級別工資和變動情況介紹(3/2293 reads)2016-07-20 07:29:07
==========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祝賀部長同誌開博10周年!你是文學城名副其實的上海人事典故大百科全書。史料這玩意白紙黑字不容易造假,尤其是在文學城,閑得蛋疼而整日打假的文革殘渣餘孽們比比皆是 LOL, 你de資訊是久經考驗的,而日久彌新,是我們的寶貴財富。
最近因為新規不能用公家電腦幹私活,所以這兩周隻能回家後到城裏停留片刻了。
謝謝流水小橋的點評,總的來說對這類過去的資料有興趣不很多,雖然這些資料不易收集。
謝謝鼓勵,你才是熱門名博。
謝西北指正,說“十整年”錯了,應是第十個年頭。以前很少有時間去其他網友的博客看看,以後要多去看看,要多學習少發文。
但我我感覺你開博肯定不到10年。查了一下,果然,準確地講,是第10個年頭,實足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