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風鈴

懷念過去,展望未來,記錄生活點滴
正文

青蔥的日子,暖暖的人(34)

(2016-12-17 21:47:20) 下一個

在茫茫人海中孤獨前行,希望的種子將溫暖照亮一生

  1990年3月24日上午八點半,關華詩帶著新買的鋼筆和一個新的硬皮筆記本和李彥翔一起來到學校的階梯教師。教室裏已經坐了一多半的人,在李彥翔的帶領下華詩找到靠後邊的一排座位坐下,李彥翔用筆記本和鋼筆又多占了3個座位。華詩環視了一下教室,來的人大部分是學校學生會成員﹑各班的骨幹以及一部分年輕的教師。不一會兒徐苗苗﹑劉曉鳳﹑劉美麗結伴走了進來,李彥翔前幾天說的班裏幾個要求進步的同學是誰,關華詩馬上明白了。

李彥翔和關華詩一起向她們三個招了招手,她們走過來和李彥翔緊挨著坐下。徐苗苗家在本市,父母上班有文化,有家裏人的引導和幫助,另外,人很機靈在班裏又是團支書,無論外部環境還是個人因素,要求進步遞交入黨申請書都可以理解;劉曉鳳出身書香門第,京劇唱得好,敢愛敢恨,屬於情緒外露型的女生,平時先聲奪人,說話呱呱的,人送外號:“伍佰隻鴨子”,沒想到她心很細,很有主見,她遞交入黨申請書也有情可原;最叫華詩不可理解的是劉美麗,她平時很少和別人交流,屬於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人,一副深宅大院大小姐的樣子,她對馬列主義也感興趣?關華詩思索著分析著班裏這幾個馬列主義小組成員的成長環境和個性特點,自己是農家子弟,來自最低層,外部環境沒有人幫忙,引路人隻有一個,那就是班長李彥翔。

   “今天給大家做形勢報告的是馬列主義教研室主任李金榮,大家一會兒記一下筆記,每個季度要交一份思想匯報。”李彥翔的話打斷了關華詩的分析和思考。

李彥翔的話剛說完,階梯教室裏就響起熱烈的掌聲,一個50多歲﹑個子不高﹑大背頭﹑胖胖的﹑一說話就愛笑,給人以親切感的男老師走上講台。

李金榮老師開門見山地說;“今天應學生會馬列主義學習小組同學們的邀請,給大家講一講目前國際形勢的分析,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東歐劇變是資本主義國家在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中推行的′和平演變‵,再加上東歐國家製度僵化﹑落後,就造成今天的局麵。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緊跟時代步伐,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把國家命運與個人前途緊密聯係起來,立誌學習醫學知識,報效祖國......”。

一個半小時的演講,關華詩一邊聽一邊記著筆記,不時扭過頭和李彥翔﹑徐苗苗交換一下眼神,思索著當前國際上發生的一係列事件。這是他第一次用全球化的視角認識和分析問題,心裏感覺很亮堂,一股應該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名好醫生的神聖使命感湧上心頭,今後的路該怎樣走? 華詩心裏似乎有了一個清晰的輪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