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自由 (牆內開花牆外香)

主要是本人的一些生活感受。並轉載一些他人寫得比較好的文章
正文

散文:把全民閱讀變成國家精神底蘊。

(2018-03-04 05:29:52) 下一個

散文:把全民閱讀變成國家精神底蘊。

 

文學思語 2018-03-04 08:25:11

 

把全民閱讀變成我們國家的精神底蘊

我一直以為:文學素養是人的基本修養;閱讀文化是社會文明的基本組成;讀書與人格培養、道德養成等有千絲萬縷的聯係;閱讀是個人、民族、國家的精神底蘊。

散文:把全民閱讀變成國家精神底蘊

古人雲,開卷有益。是的,閱讀可以健智:“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閱讀可以淨心:“閱讀與寫作讓我與世無爭”;閱讀讓人充實:“閱讀可以使人具有特別長期地抵抗寂寞的能力。”;閱讀可滋養生命,“養成閱讀的習慣等於為你自己築起一個避難所,幾乎可以避開生命中所有的災難。”是啊,閱讀與不閱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讀書與不讀書,是兩種品味不同的人生。讀書之於個人,可開闊您的思想,可成就您的尊嚴,可助力您的選擇,可豐富生命的閱曆。正是閱讀,讓你多活了一次、幾次甚至無數次;讀書之於學校,它不僅對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提升道德情操有益,更對提高學校辦學品味、體現學校辦學特色有效;讀書之於國家,它既是文明傳承的載體,也是社會繁榮與發達標誌,更是民族前途與未來的動力與保證。

散文:把全民閱讀變成國家精神底蘊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閱讀形式出現了碎片化、快餐化現象,閱讀內容出現了功利化、庸俗化甚至野蠻化現象。

散文:把全民閱讀變成國家精神底蘊

淺閱讀、時尚閱讀大行其道,奇談故事、魔幻小說充斥書架,托福英語、相麵算命招搖書市。這些東西看似抒情實則濫情,讓青少年產生上癮般的依賴;有些書籍看似營養豐富,實則為“心靈雞湯”,讓青少年吸收的盡是缺乏基本維生素和蛋白質的“空熱量”。鑒於此,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們讀經典,誦精品,讓學生課外多讀震憾心靈、關懷生命、指引人生的好作品。隻有與經典對話,心境才會欣欣然一片澄明;隻有與好書為伴,才會飄飄然如入仙境。

散文:把全民閱讀變成國家精神底蘊

數字時代到來了,各種媒體形式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但傳統閱讀是不能替代的。書籍與電影電視等相比是最不直觀的,但它是最深刻的,它的思維強度也是最大的,它能把你所有精神和能力調動起來,閱讀仍然是獲取知識、提高自己文化水準的最重要途徑。 著名作家王蒙說過:“最普通的紙質書,表達了思想,表達了思想的魅力,表達了思想的安寧,表達了思想的專注,表達了思想的一貫性。” 他還說:“圖書館是一個產生思想的地方,是一個交流思想的地方,是一個深化思想的地方。”是啊,讀書需要一種氣氛與感覺。漫翻書冊,墨香滿懷;瀏覽篇章,留戀忘返。書海聽濤,字字鏗鏘入耳;藝海拾貝,句句抑揚頓挫。一次美好的閱讀,猶如品嚐甘醇的美酒,餘音繞梁三日,回味無窮;一本優秀書籍, 好似聆聽高人的談話,使你茅塞頓開,受益終生。

散文:把全民閱讀變成國家精神底蘊

物質世界需要創造來發展,精神世界需要閱讀來豐富。把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勤於積累,才能 “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堅守閱讀,才能打好成長基石,開啟精彩人生!

散文:把全民閱讀變成國家精神底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