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靠譜回答
一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事實。就是孔子和孟子在他們所處的那個年代到底是什麽樣的一個社會地位?
孔子周遊列國,到處兜售自己的思想,希望能夠謀取一官半職,能夠把自己的思想傳播下去,因為一個國家的執政理念。窮其一生,這個目標也沒能實現,四處奔走,惶惶然如喪家之犬。
在孟子的年代,孟子的想法和孔子一樣。雖然在戰國中,各國的君主都對知識分子非常重視。但他們對孟子都僅限於葉公好龍,表麵上對他十分尊敬,卻拒絕他們的思想。各國的君主都不是笨蛋,他們明白孟子的思想,從根本上說就是扯淡,聽起來很有道理,卻沒有辦法落到實處。
孔子和孟子都是有學問的人,人品也不是很太差。但兩個人都有個致命的缺點,都是官迷,都想做大官,實現自己的理想。
然而,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孔孟的思想基本上都是最沒用的思想。不管是各國的君主,還是當時的知識分子,普遍都對孔孟之道不感興趣。因為它太虛無縹緲,既不能強國,也不能自保。
二
當漢武帝劉徹坐上皇位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他推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
在這裏要明白一點,他並不是喜歡孔孟之道,他隻是在利用孔孟之道來打壓那些反對他的人。當董仲舒企圖用天人之道來製約他的權力的時候,漢武帝就狠狠的教訓了董仲舒,告訴他:所謂的思想鬥爭其實就是權力鬥爭,思想隻是工具,爭奪權力才是目的。
孔孟之道,真正在中國盛行,是從宋朝開始的。當時宋朝的丞相趙普隻是一個小文人,沒有讀過太多的書,所以他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從這時起,孔孟之道才開始成為一個國家的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
但是我們仔細研究發現,在中國的皇權專製國家中,皇帝們推行的都是外儒內法。也就是說,表麵上看起來是儒家治國思想,實際上走的是法家路線。
他們大致上的邏輯是這樣子的:如果天下的臣民很聽話,講究仁義禮智信,我就跟你講孔孟之道。如果天下的臣民不聽皇帝的話,那我就給你講法家,堅決動武,趕盡殺絕。
從以上我們就能看出,儒家思想僅僅是一個幌子,是用來欺騙廣大人民群眾的。不僅皇帝不相信儒家思想,就連許多知識分子也不相信。
三
這才是中國文化幾千年最悲哀的地方。
郭嘉推崇的意識形態和思想路線,統治集團自己都不相信。那麽它們也根本不會按照這樣的思想去辦事,最終導致中國社會出現了很多的偽君子。
而孔孟之道就是這些偽君子的庇護傘,孔孟之道為他們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表麵偽裝。在這樣的情況下,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就出現了很多問題,最嚴重的就是那些不相信孔孟之道的人在欺負信孔孟之道的人,並且把他們打壓在社會底層。
在曆史上,那些朝廷的官員,都是讀著孔孟之道才步入官場的。這些人表表麵說人話,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拉幫結派,搞政治鬥爭。貪汙腐化,欺壓民眾。這樣的社會風氣嚴重敗壞和汙染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正是這樣的社會風氣,才導致中國社會,反複發生,改朝換代,出現社會動蕩。孔孟之道培養了大量的奴才,壓製了人民的創新意識。最終導致中國社會慢慢的落後於西方,到現在依然是如此。
也許這個結果也不是孔子和孟子願意看到的,也不是孔孟之道的本意,但他們的思想最終確確實實被別人利用,最終成為中國社會和文化領域的毒瘤。
因此說孔孟之道是害人的,並不算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