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自由 (牆內開花牆外香)

主要是本人的一些生活感受。並轉載一些他人寫得比較好的文章
正文

中美排名前十位大學對比:中國大學“輸”在哪

(2018-01-16 01:41:18) 下一個

中美排名前十位大學對比:中國大學“輸”在哪

 

小天使的成長 2018-01-16 14:12:22

美國目前仍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的創新大國、強國:世界上70%的專利出自美國,無論是諾貝爾獎得主人數,還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數目,美國都遙遙領先。

更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很多重大的、具有突破性意義的科研成果都來自美國。

它們不一定都是由美國土本學生創造的,實際上,更多是由外國學生在美國大學從事研究後而創造出來的。

中美排名前十位大學對比:中國大學“輸”在哪


美國高等教育能夠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不妨研讀這樣一份調查報告。它是由美國密歇根大學機械工程係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密歇根學院院長倪軍在對比研究中美排名前十位大學的人才培養體係後寫成的。

這些入選的高校包括美國的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頓、耶魯以及中國的北大、清華、複旦、上海交大等。

學生質量、教學設施、辦學經費,師資隊伍、管理體係、辦學理念……

在這些“看得見”的分類裏,中國大學和美國大學相比,究竟“輸”在哪?


同樣搞科研,創新機製截然不同?

 

中美排名前十位大學對比:中國大學“輸”在哪

我們300多位教授捆綁在十七、八個研究所裏,具體的科研基本上也就是這十七、八個單位來做。

而在美國密歇根大學機械係,教授、副教授、助教加起來總共60位,但他們卻有60個創新團隊,再經過排列組合後,可能會出現的創新小組超過100個。

  從創新機製來看,中美大學間的區別非常大。中國的大學基本以國家戰略目標為導向。比如,國家現在有16個重大科研專項,很多科研經費也就順著這些項目撥過去了。而在美國,大部分的創新還是以個人興趣為導向。這樣,從資源分配來看,中國的科研經費實行的是國家撥款,且撥款方式比較集中。16個重大專項,每個都是上百億資金投入。而美國實行的則是分散性投資。

  再從組織結構方麵看,中美兩國也有很大的差別。在科研上,中國的高校一般是大團隊、大梯隊,而美國都是小梯隊、小組,但這些小組又可以動態組合成無數個新的隊伍。

  不妨舉例來說。比如交大的機動學院有差不多300位教授,我們300多位教授捆綁在十七、八個研究所裏,具體的科研基本上也就是這十七、八個單位來做。而在美國密歇根大學機械係,教授、副教授、助教加起來總共60位,但他們卻有60個創新團隊,再經過排列組合後,可能會出現的創新小組超過100個。也就是說,在美國雖然隻有60個科研人員,但創新性研究的點可能不止60個;而在中國,科研項目往往就局限於十多個科研院所,因為一個所裏往往集結了一個學科帶頭人、所長,還有幾個正教授,若幹副教授,一批博士後和一大批學生。底下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生,這些人的研究方向、任務都是由所長從上到下指派過來的。

  盡管我們的目的導向是創新,為了解決國家的重大需求,國家集中隊伍突擊,各方麵的力量可以協調,由此很高效地達到攻克某些技術指標的目標。比如中國就可以很快地派飛船登月,但這裏也有局限,那就是所有的資源都局限在某個點上。如果國家有16個重大專項,那麽很多錢就砸在這16個領域裏麵。

  但必須注意的是,以創新興趣為驅動的知識創造,其結果不一定馬上就能應用,一般來說,重大科研突破都屬於這種情況。因此,就未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來說,中國高等教育麵臨著三大挑戰:一是創新環境,二是創新機製,三是創新基礎。

首先,中國的創新環境基本上是對接國家需求的。原創性研究不一定可以和美國相比,但完成某些國家的科研項目、任務,比如國家863項目等,則可以非常高效。但隨著創新型社會逐步建立起來,中國以後不能隻是局限於跟蹤研究,即國外做什麽我們做什麽,中國一定要推出自己的原創性研究,這就是第一個挑戰。

第二,在創新機製上,中國大學要學會在科研大團隊模式和動態協作的眾多科研小組模式上實行兩者兼顧,既不能完全依靠大梯隊,也不能像美國,都靠個人小組。從中國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來講,高校既要有科研大團隊,也有鼓勵若幹創新型小組甚至個人,鼓勵教授自己帶學生一起去進行創造。

第三,從創新基礎來說,未來10年,中國大學很可能要經曆一個大的變革。目前中國高校做的很多科研,還是工業界應該做而不能做的事。而這種水平的研究在美國基本上已經由大公司自己的研發隊伍來做了。今後,一旦中國有更多企業都能夠像華為那樣有了屬於自己的研發隊伍,那麽就不會繼續依靠大學來解決它們的問題。所以,中國高校一定要在基礎創新上往前走一步,誰走得早,誰就領先。


缺淘汰製度,博士生質量“差太多”?

 

中美排名前十位大學對比:中國大學“輸”在哪

在中國,一旦進入博士班,幾乎沒有什麽淘汰機製能把不合格的學生淘汰掉。

  但在美國,大學的答辯委員會認為,如果給一個不合格的學生博士學位,讓他畢業,就等於把學校品牌給他了。所以他們非常慎重,寧缺毋濫。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創新人才。不言而喻,如果大學教育體係跟不上,就會直接影響到人才的培養。

  中國前10位大學,其本科生源質量一點不亞於美國前10名大學的學生,尤其是中國學生在數理化方麵的功底很好。但仔細對比一下,中國學生的質量還是“很一般”。因為美國學生有很多方麵的優勢。最典型的是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中國學生解一個方程式,他能解得非常巧妙、非常快,在這方麵美國學生絕對不如中國學生。但是美國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比中國學生強很多,他們更善於的是從實際生活中提煉方程式。

  客觀來看,中國大學培養的碩士生,其實要比國外好。國外讀碩士很快,如在美國讀工科碩士,學生一般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讀10門課;第二種是讀8、9門課,再做一些研究;第三種是讀7門課再做一個論文。在前兩種情況下,美國培養的碩士在能力上比中國本土培養的碩士要差一些。因為中國讀碩士需要兩年半時間,而國外隻要一年。

  中美大學教育差異最大的是博士階段,國內培養的博士生水平普遍不如美國前10位大學培養的博士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有淘汰製度。而在中國,一旦進入博士班,幾乎還沒有什麽淘汰機製能把不合格的學生淘汰掉。

  美國博士生的淘汰率很高。以美國密歇根大學機械係的研究生培養為例,有一年共有1200多個學生申請攻讀這個係的研究生,最後隻有180個人被錄取,但這隻是一個“入口”。180個學生進來後,必須在修完兩個學期的課程後參加博士資格考試。在機械係,第一次考過的學生不超過入讀學生人數的一半。比如20分是滿分,考14分的學生可以通過。但考到12、13分,甚至11分,還會給第二次機會。兩次考試加起來,隻有65%的學生可以通過博士資格考試。不通過怎麽辦?趕快再讀點課,拿個碩士畢業走人。

第二是開題報告,在國內很少有博士生開題報告通不過的,但在美國,有可能10%的教授覺得選題太差,那個博士就被刷掉了。博士生在答辯時也有通不過的情況發生。因為美國大學的答辯委員會認為,如果給一個不合格的學生博士學位,讓他畢業,就等於把學校品牌給他了。

所以他們非常慎重,寧缺毋濫。就算一個人讀了4、5年博士,7萬美金一年,如果通不過答辯,那麽40多萬美金就浪費了,但是答辯委員會不會願意讓不合格的學生畢業。

否則別人會質疑說“這樣的人也能拿到密歇根大學的博士生學位?”學校的聲譽會因此受到損害。

  很多外國跨國企業,比如GE、福特公司到中國來招人的時候,他們喜歡招從中國大學畢業的碩士生。一些人事主管感慨,好的博士生有時候也能遇到,但總體感覺跟碩士差不多。而相比之下,美國大學培養出來的博士,可以闖過一道道關卡並拿到學位的,一般是很不錯的。


課程改不改,到底誰能說了算?

  在知識爆炸的社會裏,很多新知識大家都希望學,但是學時有限,怎麽辦?美國大學每幾年就要進行一次教學改革,不斷地變革。任何的改革不是平白無故、沒有依據地改,而是要根據調研資料反映出來的問題來改。

  大學對人才的學習和培養,如何來評估?其實,有效的人才培養並不是指把學生的課時壓滿就夠了,而是要看學生是否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

  美國密歇根大學機械係最近20多年來,排名始終保持在全美前五名,本科生排全美第二,研究生排第四。機械係很大,船熱、流體力學、材料、控製、動力都有,一共有近60位教授。最近,機械係又在醞釀工程教育改革。為什麽呢?因為不斷加劇的全球化進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新知識提出的挑戰。高校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包括用人單位希望畢業生所具備的能力都有了新要求。對比二、三十年前,一個大學畢業生所學的知識,夠支持他一輩子的職業生涯。而現在,大學畢業生每5年就需要充電一次,因為知識的更新太快了!

  在知識爆炸的社會裏,很多新知識大家都希望學,但是學時有限,怎麽辦?我們提出一個概念,叫Justin time。以美國密歇根大學機械係的工程教育改革為例,每幾年就要改一次,但這樣的改革不是一改就不變了,直到現在還在不斷的變革中。

  美國大學的教學改革怎麽進行?首先,要在改革前做調查,任何的改革不是平白無故、沒有依據地改,而是要根據調研資料反映出來的問題來改。

  記得以前就有過這樣一個調查:從密歇根大學機械係畢業的學生在很多行業工作,第一類是畢業20年的,第二類畢業10年,第三類畢業5年。於是調查分成兩類,一類是大學課堂上的學習內容在他們職業生涯當中有多重要;第二是密歇根大學的教育對他們有沒有用?然後從分析調查表就可以看到,哪些課程設置對學生職業生涯重要,哪些是工程教育體係裏的不足之處,哪些是學校認為重要而畢業生覺得不重要的,還有哪些是畢業生認為很重要但學校的教育裏沒有注重的?

  密歇根大學機械係最近的一次教學改革有兩大內容:一個是加強學生動手能力,一個是增加實驗課。

  以前每一門課後麵都有一個“小尾巴”,讓學生跟著老師去做實驗,但具體的實驗結果都由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測試出來了,學生隻是去抄個數據、寫個報告就完事,這樣就達不到“學生要學”的目標。現在的新教學方案是,把所有的實驗抽出來集中成一節大課,三、四年級學生都需要上這樣的實驗課。兩年的實驗課加起來一共8個學分,在整個本科畢業128個總學分中的比例相當大。由此,學生們不僅要做實驗,還要設計實驗。比如測試材料的強度,做這個實驗時就要考慮怎麽測,如何調整誤差,實驗報告如何處理?這些實驗都由兩、三個學生合成一個小組完成,大家都非常重視。這樣改革後,學生們就不會像原來那樣,在實驗室“看一下、聽一下”就走了。


教授提得快,導致人才“變了樣”?

 

中美排名前十位大學對比:中國大學“輸”在哪

在評價上,現在國內評價教授的標準是,以中國自己定義的標準評價,即我們說這個人是大教授,他就是大教授。而美國對教授的評價,依據的是國際公認的標準,即在學術地位、教學、科研等方麵有自己的貢獻。

  就目前來講,中國高校師資隊伍普遍比美國前十位大學的要差。國內大學聘用教師的標準太隨意,太低,有時提拔教授很快,但並不強調個人的創新。這些年,很多高校都從海外引進教師人才,但一些學校卻沒有把人才用好,導致引進人才過了一到兩年就本土化了。

  發生這樣的情況,與國內大學的管理體製有直接關係。大學把教授聘來了,如何激勵教授工作,又憑什麽指標評價教授的工作?在評價上,現在國內評價教授的標準是,以中國自己定義的標準評價,即我們說這個人是大教授,他就是大教授。而美國對教授的評價,依據的是國際公認的標準,即在學術地位、教學、科研等方麵有自己的貢獻。中美大學的評價標準,是有差異的。因此,中國高教改革要有長足的進步,首先必須要改革教師考核體係。很多引進人才在國外也是名校畢業的優秀教師,為什麽回來才兩年就本土化了?因為國內的考核標準把人變成這樣了!

  再看課堂文化,中國高校的辦學理念和美國也有明顯差異。國內大學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主,而美國大學在培養人的能力、創新性和傳授知識上是三者兼顧的。在教學方法上,中國的教學一般是教授在課堂上講,學生聽講、記筆記。但美國大部分的老師都是一邊教授知識,一邊與學生互相學習。在中國的大學講台上,很少有教授敢講自己不懂的問題,因為他可能會被學生轟下去。很多學生會說,老師怎麽自己也不懂,就這樣在講台上講呢?但在美國,經常可以看到學生和老師一起探討問題,老師可能會說:這個問題老師也不知道答案,但如果由他自己來解答,會如何簡化、找出怎樣合理的方法……這樣,學生和老師一起討論、學習,這也是美國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強於中國學生的重要原因。

  反觀中國學生,可就不一樣了。中國學生喜歡在做完了作業後“對一對”:如果答案一樣,大家都放心了。而在美國課堂上,更多的題目是開放式的,很多問題沒有唯一解,隻有若幹個解裏麵哪個比較好。

就這一點而言,中美大學的教師在教學理念上有明顯差異。

其實,問題有唯一解,老師改卷子很容易,計算機也可以改卷;但如果題目是開放式的,那麽對老師的要求就非常高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