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自由 (牆內開花牆外香)

主要是本人的一些生活感受。並轉載一些他人寫得比較好的文章
正文

金正男:朝鮮畸形政治繼承製度的犧牲品(圖)

(2017-02-18 00:50:22) 下一個

金正男:朝鮮畸形政治繼承製度的犧牲品(圖)

 

 

 

文章來源: 多維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被閱讀 4569 次)

 

 

 

隨著暗殺金正男的兩名女犯罪嫌疑人被抓獲,2月16日第三名犯罪嫌疑人也歸案,更多關於案件的細節也被暴露出來。馬來西亞政治部(情報局)總監拿督斯裏弗茲2月16日說,金正男遇害一案的案情非常複雜,是刑事案件。

考慮到此前金正男曾遭到朝鮮方麵的多次暗殺,那麽此次暗殺極有可能是其弟金正恩主導下的朝鮮特工所為(2012年9月,朝鮮保衛部要員、偽裝脫北者金永洙被韓國拘留,在接受韓國警察局調查時,他做出陳述,曾接到尋找、暗殺金正男的指令)。就這樣,漂泊海外的前太子,與他的姑父張成澤一樣,最終都淪為親生弟弟鞏固權力過程中的犧牲品。

與張成澤、李英浩等人的橫死一樣,盡管輿論普遍將金正男之死歸因於朝鮮獨裁者的殘忍,但是,這種認知隻是道出了部分事實,卻不能真正解構朝鮮政治生活殘酷背後的根源。

金正恩在政治鬥爭中的極度凶殘,不僅僅源於他的個人秉性,更是其權力基礎極度脆弱的現實決定的。

無論朝鮮當局如何鼓吹自己的政治合法性,但事實上,朝鮮當前的政治體製,本質上是將古老的君主神權意識形態,在斯大林式政黨製度的基礎上,粗暴糅合出來的劣質仿製品。通過“主體思想”宣傳“白頭山血統”的神聖,並不能成為“父子相傳”的正當理由更何況的,這種倡導權力神授、世襲罔替的意識形態,不但不具備古代君主權力的正統合法性,也無法滿足現代大眾自我意識覺醒之後的基本政治訴求,更是朝鮮勞動黨成立以來所反對的。
 



金正男遭刺殺身亡(圖源:VCG)


事實上,在金日成試圖讓金正日接手其職務時,就曾遭到黨內戰友的激烈反對,1976年6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金東奎和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李勇武等就因在勞動黨政治委員會會議上抨擊金正日“崛起得太快,人民並未能適應”,反對金正日接任最高領導人之位而被肅清。朝鮮父死子繼的製度在金正日身上得以確立,本質上是金日成強力壓製的結果,而非天然合法性的水到渠成。

一個合法性脆弱的政治繼承製度,本身就意味著政治說服力的匱乏,以及權力的不穩定,而朝鮮繼承製度所能帶給繼承者的政治合法性甚至在勞動黨內部都缺乏足夠的說服力。

畢竟,政治繼承人都不可能通過不夠合法的繼承製度,來詮釋自己法統地位的不可替代,這就使得最高權力淪為任何有實力的政客皆可窺視的寶器,政治競爭也具有了成王敗寇的叢林色彩。

因此,朝鮮繼承人的政治地位,實際上時刻麵臨著諸多實力派政治玩家的潛在挑戰,最高領袖必須投入到一場至死方休的權力戰爭,他需要隨時繃緊神經,以努力維係自身的權力安全,因為他的權力極度缺乏法統和道義的保護。

況且,與金正日循序漸進的接班經曆不同,金正恩的接班顯得相當倉促。

早在1964年,金正日就在父親金日成的有意栽培下進入朝鮮政壇核心,1974年他被定為朝鮮國民“親愛的領袖”,先後曆任組織部部長、中央委員、中央委員會書記、政治局常委和國防部長等職務,在國內黨內具有根深蒂固、無可撼動的威望和人脈,而金正日的父親金日成則為他掃蕩了潛在對手金英柱等。

到了1994年,當金正日繼承最高領袖的職務之時,他的實力已經使這種權力過渡成為順理成章的儀式,這使他有足夠的自信寬恕自己的叔父(金英柱,曾與金正日爭奪繼承人地位,後被軟禁),放生自己的弟弟(金平一,曾經繼承人熱門人選,後長期擔任歐洲大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