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一:創新是未來教育的主題
正如調查結果所顯示的,創新是未來教育不可或缺的。這一點已經達成高度共識,而且這裏創新概念的範疇已遠遠不僅限於教育各個層麵上新的教學工具、修改的目標、原創的教學法,以及對傳統角色的重新定義。專業未來學家協會前主席約翰·馬哈菲表示:“創新有更重要的非技術性方法,如不按年齡給學生分班就是一個社會性的和教學法上的創新。”同樣廣為認同的是,學生評價的傳統方法必須隨體製本身一起發展進化。評價體係的改革將是未來教育改革的關鍵環節之一。
■趨勢二 :教師傳統角色將消解
正如83%的專家預測,教育將變得更具個性化,教師的傳統角色也被期望產生變化。馬哈菲預想傳統教師的角色將會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學習的促進者”。蘇伽特·米特拉教授對傳統教師也持相似觀點:“我們不需要知曉一切的人,我們必須對他們放手了。”這一點體現了師生關係的一種根本的轉變,教師完全主導的角色正在向師生共同引導課堂發展。
■趨勢三:教育語言走向全球化
當前,在其他領域開始的全球化進程同樣適用於教育。正如語言學家和哲學家諾姆·喬姆斯基闡釋的那樣:“英語已經毫無疑問是全球語言了。但是現在這股力量已經有所衰減,中文的影響力正在擴展,然而在我們所能預見的將來,我認為英語仍將占據主導地位。”
■趨勢四:學校將成為一個以課堂為點的全球交流網絡
由一個單一演講者主導的教室將變為研討室,學生可以在一名經驗豐富的教學促進者的指導下聚在一起交換想法和觀點。在這種形式下,用米特拉教授的話說,學校變成了“一個由學生自己安排學習的實體場所”。
■趨勢五:專業資格認證和技術能力將挑戰傳統學位
專家們對於資格認證和評價的問題仍有分歧,39%的人認為學位仍將是最重要的評價方法,而37%的人則認為傳統的學位將被專業資格認證替代。亞塞爾·賈拉爾認為,我們在學校學的許多東西和未來的勞動力市場是毫不相關的:“我們應該從一種用傳統學科訓練人的思想方法中解放出來,而更注重有操作性和適用性的東西……學位對於未來生存來說可能是一個必要條件,但它毫無疑問不是一個充分條件。”
然而,不論采取何種形式,我們的關注點都在於它是否能夠滿足未來教育的需要,特別是能否滿足學生未來生活的需要,而這一點,我們需要從多方麵獲知更全麵、更完整的信息。
■趨勢六 :基於公共和私人資助的混合模式將是教育最優的選擇
調查中70%的專家相信國家財政將不再是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相對的,學校將主要由私人企業和家庭資助。在這個意義上,就業能力和市場力量將對學校課程產生直接的影響,這就引發了某些課程是否應該拋棄的問題。
關於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的問題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也涉及國家經濟和社會問題,這需要我們在未來教育發展的道路上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