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媽分享

經曆兒女成長路上糾結、迷茫、成功過的媽媽們,在此分享“他山之石“的借鑒。 為了大家少走彎路、去知曉更多還不知曉的世界。
正文

27年做教育(一) 苗娟

(2016-06-12 19:37:08) 下一個

27年做教育(一)

苗娟

我是85年從北師大教育係畢業。畢業後又讀了三年研究生之後來到紐約。在這27年裏,經曆了打工,找正式的工作,換工作,但是從來沒有離開過本行。我大學同學班五分之一來了美國,不改初衷,堅持做教育的隻有我一人。看來一輩子要遵循母校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校訓幹下去了!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保姆。那是到美國讀書後的兩個月。我看的小孩10個月大,年輕父母在華爾街工作的高級白領。工作第一天,快收工時我坐在一個包著布的玻璃茶幾上,隻有108磅的我一屁股把它坐碎。萬幸碎玻璃沒有紮到近在咫尺的孩子。否則就不是光丟了這份工,恐怕要坐牢呢。在第二家作保姆我沒出任何差錯,除了帶孩子之外我學會了燙衣服,清理房子。後來又到過許多家,有律師,地產商,皮革廠老板,教授,心理學醫生,等等。我去過紐約市許多高級住宅區,知道各種奢侈品,看過很講究的生活。
         作保姆讓我很快熟悉了美國小孩子的衣食住行,語言文化。來美第二年,我打了其他和教育有關的零工。一是在紐約上西城最貴的幼兒園作了三個月教師助手,一天工作十小時。後來又去布魯克林的兒童博物館作兩個月暑假實習生。最後到紐約最危險的哈林區作了一個月的代課老師。這一切都是為了90年秋天能在公立學校當老師。那時非常渴望這份3萬3薪水,還幫辦綠卡的公職。
         我是在紐約市新教師培訓一周後開始找工作,那時是8月13號,記得這日子是因為日本在上海打了仗。我給市裏32個學區發了個人簡曆,有時一天花七張地鐵票,往返於五個市區。有的學區根本不見我,電話上一聽我說話,就把我支開了。還有的見到我,也不要,倒是要了在我之前人高馬大從非洲來的女人。她雖然有口音,但能講,我呢,有口音的英文說不成段。就這樣,滿世界地跑到開學都一星期了,去了幾十所學校,我還不知自己能教書的那間教室究竟在哪?(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