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非常個人的東西,能成為大眾消費的佳肴是一種緣分。唐詩宋詞適應了當時的流行口味,以至於極盛且千古流傳。但是其中能被人耳熟能詳並真正成為中國人“心靈家園”的好作品,隻是當時作品的滄海一粟。
從口音變化的角度上講,雖然很多當時合律的詩歌現在已然出律,仍為人們廣泛津津樂道,沒有人去深究其平仄押韻。由此可見,真正打動人心的並不主要是格律和形式,而是其內容之具體、意境之悠長,的確觸碰到了人性深處的某些共性。
學寫古詩詞,我讚成盡可能有章可依則依,這是對傳統的敬意也是對自己正在做的這件事的“工匠精神”。如果一句話因為要保證平仄而必須去換上些別扭的詞藻、甚至把現代漢語中已經成為詞匯的兩個字生生拆剩下一半放在句子裏,讓人們自己去聯想另一半,我覺得實在是於讀者於己都非常尷尬的事情。那些也不管自己是否真有話說,先拿來一個N言絕句、律詩或者詞譜,對著硬填進去的“作品”,可想而知,後果很難理想。還有例子就是一些詞譜的音律特別適合寫悲歌,如果硬是往裏麵塞進去明麗的春天,雖然可能帶來驚喜,但更多可能是平庸。當然,我自己有時也不免如是,但我盡量告誡自己“如果無話要說就不說,如果一時說不好就多憋會兒再說”。
時至今日,指望一個作品、一種風格被眾人普遍認可是非常渺茫的。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對詩歌風格、詩人好壞的爭論都不會有真正的“共識”。為非常個人的東西去找定式在我看來是極其不靠譜的事情。所以就應了那句話:一花獨放不是春,隻有當百花齊放之時,才會有其中幾朵是真正讓人難以忘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