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教授的學術博客

內容涵蓋:傳統經學為主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為主的古文字學研究、宗教史和製度史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學和校勘學為主的古典文獻研究、京都學派為主的海外漢學研究、古代神話和詩論為主的中國文學史研究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文明的起源和原始儒家的登場

(2025-05-12 12:43:32) 下一個

今天我們來談談中國文明的起源和原始儒家的登場這個話題。實際上,我這裏已經發佈了有關這一講座的英文和日文的視頻。但是我先後接到幾十封觀眾來信,希望看到這一講座的中文視頻。於是,今天我就特別製作了這一視頻。

我希望這次講座能夠對我們目前對先秦史的理解、特別是中國文明的起源和原始儒家的登場等諸多重大課題提供一個全麵的概述和我的最新解釋,並抓住當前國內外學術界最多的討論。

從漢武帝開始,孔子及其儒家的思想在新政府中得到了官方認可。在當時孔子已經是許多不同文化領域的權威人物。到宋代被稱為“新儒家”的學者們提出了“理”和“氣”的二元論世界觀。朱熹是新儒家哲學的代表人物。他對孔子的《論語》給與了全新的闡釋。在中國歷史的不同時期,孔子被描繪成聖人和先知。孔子作為早期現代歐洲出現的東方思想先驅的角色,使他可以說是東亞歷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當孔子在18世紀成為歐洲思想家們討論的中心人物時,他被認定為中國的第一位哲學家。耶穌會在中國的傳教士,向歐洲思想界傳播了當時有關孔子的形象記載。孔子被認為是一個接受了自然神學啟發的智者。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孔子思想中沒有提倡“偶像崇拜”,像佛教那樣。

當時歐洲的啟蒙主義運動的思想家們頌揚孔子的道德哲學,因為孔子思想完全獨立於歐洲教會的教條主義製約。許多歐洲思想家們將孔子視為符合理性主義和人文主義的道德哲學家和東方的聖人。德國著名的哲學家萊布尼茨甚至主張孔子通過他自身的理性思考發現了自然界的普遍規律。

發生在20世紀早期的新文化運動中,傳統的孔子思想被看做是社會發展的阻力。孔子的核心思想“德”和“仁”,也被著名的作家魯迅所深刻地批判。因此之故,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被認為是造成中國古代社會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魯迅認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禮教傳統,在本質上是吃人,即扼殺人性。尤其在他的著名小說《狂人日記》和《祝福》中,魯迅刻意地表達了他對儒家思想的批判。在孔子死後,他的追隨者在東亞各地為他建立了學校和寺廟,將他的教義傳承了2000多年。

今天,在東亞各國仍然有大批的信徒們將孔子的教義作為一種宗教思想和生活準則來遵循。他仍然被尊稱為“萬世師表”、“大成至聖先師”等稱號。

在本講座中,我插入了十多段考古視頻,加深對中國文明起源的直感認識。我相信通過這將近四十分鐘的視頻講座,一定可以使您加深對中國文明和思想起源的準確認識。

欲知詳細內容,請觀看本期視頻節目。

 

在本期節目將要結束之前,如果您感到滿意,請訂閱本頻道。 本頻道:劉正教授學術演講録(KTV頻道)播出的是著名歷史學家、日本國文學博士、國際考古學暨歷史語言學學會創會會長和終身高級研究員劉正教授講授中國歷史、漢學史、易經學史、文學史、藝術史、武學史等專業學術課程。 (本頻道不定期製作時事述評節目,但是我們謝絕任何廣告和商業活動,不需要打賞,也不搞會員製。即:我從不在油管上掙錢!!) 您的訂閱就是對我每天努力製作節目的最大支持!讓我們一起,瞭解中國古今真實的歷史、文化和文明的國際演進過程。你有任何問題和建議,請及時給我留言。謝謝大家觀看!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