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73)
2021 (24)
《國際考古學暨曆史語言學學會會刊》
征稿啟示
一、國際考古學暨曆史語言學學會會刊(Jorunal of International Archaeology and Historical Linguistics)現麵向學會會員以及世界各國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征稿。
二、本刊支持與鼓勵以中國考古學與曆史語言學(含文學)為中心的學術研究,力圖為研究古代中國的物質文明遺產與曆史語言、文學層麵的文化遺產搭建一個國際性的學術平台。
三、投稿於本刊的論文,由本學會電子會刊中、外文編委會聯合審核通過後,凡滿足以下三種形式之一者,即可在電子會刊上發表:(一)、交納學會會費,30美元;(二)、訂閱電子刊物,20美元;(三)、支付版麵費,每篇120美元。凡本會會員已交納當年會費者,在當年各期發布論文免費。
四、投稿於本刊的論文,語言類型不限,中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越南文、韓文等均可。但無論是何種語言,均須附上300-1000字左右的英文摘要。
五、本刊暫時擬定為季刊,按季發行。如稿源充足,經編委會決定,可改為雙月刊或月刊。此外,本學會會員的60、70、80、88祝壽論文集、退休紀念論文集等可編輯發布專號。
六、來稿正文請使用小4號字。各章節使用符號,依“一、(一)、1、(1)”等順序表示。書名號、篇名號都用“《》”,其中的第二層次用“〈〉”,如:《圖證〈考工記〉》。凡文內獨立引文,首行縮4格,次行以下對齊縮2格。注釋一律用當頁腳注,每頁重新編號,注釋號用阿拉伯數字標示。腳注作法,請參見第七、八條。
七、腳注引用外文書籍者,請依次注出作者、書名(斜體)、出版者、出版地、出版年、卷次和頁碼,注明卷次的vol.和頁碼的p.,pp.均為小寫。引用外文報刊者,請注出作者、文章名、報刊名(斜體)、卷次和出版年月日。
八、腳注引用中文文獻者,請按下列情況處理:
(一)引用專書: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第23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譯著請注明作者國籍、名字、西文名字,譯者姓名,其他同上。
(二)引用論文:
1、期刊論文
何琳儀:《說麗》,《殷都學刊》2006年第1期,第82-84頁。
2、論文集論文
黃盛璋:《江漢運河考》,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編《水利史研究會成立大會論文集》,第89—92頁,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4年。
(三)引用古籍 :
1、古籍原刻本
〔清〕黎庶昌:《拙尊園叢稿》卷五,光緒二十一年金陵狀元閣刻本。
2、古籍整理本
〔元〕保巴撰,陳少彤點校:《周易原旨·易源奧義》卷一,第7頁,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3、古籍影印本
〔清〕王昶輯:《湖海文傳》卷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影印清道光十七年經訓堂刻本。
(四)引用報紙:
徐良高:《豐鎬考古成果及其意義》,《光明日報》1998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