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教授的學術博客

內容涵蓋:傳統經學為主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為主的古文字學研究、宗教史和製度史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學和校勘學為主的古典文獻研究、京都學派為主的海外漢學研究、古代神話和詩論為主的中國文學史研究
個人資料
正文

《lAHLS通訊》第26期《魏堅:一個人,一座城——草原文明的守望者》

(2017-06-26 20:27:30) 下一個

魏堅:一個人,一座城——草原文明的守望者——金鼎獎背後的故事(八)

2016-07-06 魏堅

  

 

編者按:為促進中國考古學的發展,獎勵在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影響的研究成果,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016.鄭州)評選出11項研究成果獎(金鼎獎)。誠然,在大眾眼裏考古學家的工作略微神秘,他們知識淵博,在田野的泥土和一磚一瓦中尋找遠古真相,其實真正走近他們,你卻會發現他們又是那麽普通。為了發掘眾多考古學者背後觸動心靈的故事,中國考古網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研處聯合策劃“金鼎獎背後的故事”專題報道,細致解讀這些研究成果。

  元上都位於廣袤的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是世界曆史上最大帝國元王朝的首都,始建於公元1256年。元末,元上都在戰火中化為灰燼。魏堅先生從1992年開始主持元上都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於2008年出版了專著《元上都》,元上都的曆史得以明晰,並於2012年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考古網:魏老師,您好!感謝您接受中國考古網的采訪。我們都知道,做城市考古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出成果周期長,是什麽機緣使您開始下決心進行元上都的工作,並且一直堅持了十多年?

 

  魏堅:套用一句現在特別流行的話——“生活不止有苟且,還有詩與遠方”,元上都對我來說就是詩與遠方。最開始接觸元上都是因為接到盜墓舉報。那是1992年7月,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羊群廟發生了盜墓事件,我作為內蒙古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文化廳和公安廳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的一員,就和內蒙古文化廳文物處蘇俊處長一行,在正藍旗旗委副書記甘珠爾的陪同下,來到了水清草美的錫林郭勒草原。雖然我也是內蒙古人,但那是我第一次到真正的草原深處來,內心完全被元上都遺址雄渾壯美的景色所吸引。當時正值盛夏時節,起伏的丘陵草原、清澈彎曲的河流、爛漫的遍野鮮花、悠閑散漫的牛羊、熱情好客的基層幹部和牧民,無不讓我留連忘返。特別是元上都蘊藏的那段鮮為人知的曆史吸引著我去了解她,所以從那時候起到2008年完成考古專著《元上都》的16年間,我的考古研究再沒有離開金蓮川上的元上都,直至今天,我的心也再沒有離開錫林郭勒草原。



2004年於元上都金蓮川草原

 

  中國考古網:您在元上都進行了十多年的考古發掘,您是如何安排發掘和研究的?

 

  魏堅:在我們準備對元上都進行考古工作的初始,就有了明確的思路。發掘前首先進行詳細、係統地測繪及調查;其次是在逐年的調查和發掘過程中根據以往的發現和新的認識,不斷調整發掘的對象,擴大調查的區域;本著多學科合作、深度發掘遺址信息的研究思路,同時邀請體質人類學、冶金考古、環境考古等方麵的專家參與到研究中來。具體說來,我們對元上都遺址的發掘和研究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準備階段,從1992年到1994年用了3年時間。主要做了元上都遺址的調查、測繪和城區周圍祭祀遺址和墓葬的調查、清理工作。其中,1992年羊群廟元代祭祀遺址的發掘與確認,讓我們認識到了它與元上都的密切關係和元上都考古研究的重要性。

 

  之後兩年我們對城址和四關進行了測繪和小範圍的調查清理,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們初步了解了城址的布局和城區墓葬的分布規律,並逐漸掌握了在草原地區進行古城遺址考古的基本要領,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基礎。

 

  第二階段是發掘清理階段,從1995年到2000年用了6年時間。首先,我們對元上都宮城主要建築基址、皇城角台、外城城門、南關部分遺址和城區周圍被盜墓葬進行了發掘清理,獲得了大批最新的考古資料;在此基礎上,又完成了對元上都遺址城區及其周圍地區祭祀遺址和墓地的航空遙感勘測。

 

  其次,在逐步擴大調查研究範圍的前提下,我們基本摸清了元上都周邊正鑲白旗、鑲黃旗和錫林浩特市等地元代墓葬的分布情況,並清理了部分嚴重被盜的墓葬,得到了一批可資對比研究的珍貴資料。其中,在正鑲白旗元代墓地出土的罟罟冠,讓我們第一次看到了元代普通婦女的冠飾真容。

 

  第三階段是遺址保護和資料整理階段,從2001年至2008年初用了7年時間。配合元上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部署,我們劃定了元上都遺址和金蓮川草原的重點保護範圍,並建立了保護圍欄。

 

  隨後,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保護性清理修複了350餘米皇城東牆,並部分清理和修複了皇城南門甕城;同時,對考古調查、測繪、清理發掘和保護修複所獲資料,進行了科學細致的係統整理研究,直至2008年完成上、下兩冊的《元上都》考古報告。



2010年在閃電河

 

  中國考古網:您能介紹下元上都遺址的概況嗎?

 

  魏堅:元上都遺址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河鎮東北20公裏處,地處灤河上遊閃電河北岸水草豐美的金蓮川草原上,它北依龍崗,南臨灤河。元上都始建於公元1256年,在1358年被紅巾軍攻破後,宮闕盡焚,現在經過我們多年的發掘和研究,已經基本上廓清了元上都遺址的形製。

 

  元上都分為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垣,其中宮城位於皇城正中偏北處,與皇城呈“回”字形。宮城為長方形,南北長605米,東西寬542米,牆兩側均用青磚包砌,四角建有角樓。皇城位於外城的東南部,大致呈方形,每邊長1400餘米,牆體兩側用石塊包砌,四角建有高大的角樓和蹬城的踏道。外城則是在皇城的西、北兩麵,由皇城的東、南兩牆延伸修築而成,平麵呈方形,周長8800餘米,全都用黃土夯築。

 

  元上都現存有13門。其中宮城3門,不設甕城;皇城6門,外城4門,城門外均建有方形或馬蹄形甕城。上都的宮殿建築可以分為三組。一組是以大安閣、穆清閣和水晶殿等漢式殿閣為主體的建築群,主要分布在宮城大內;一組是以棕毛殿為主並包括一些附設帳幕在內的以宮帳建築為特色的失剌斡耳朵,位置在西內;一組是擁有諸多行殿的伯亦斡耳朵草地行宮,應當在上都城南的南屏山中。此外,還有分布在皇城之內的各類宗教、儒學等不同建築風格的殿閣廟宇及禦花園,在上都城融為一體,相映成趣,構成了上都建築的特色。

 

  元上都作為元王朝的重要都城,它的軍事防禦體係十分完備,在城外四周的山頭上,一般都建有預警的烽火台。外城牆外四周挖有寬約26米的護城河,並築有石堤護坡,以防坍塌。皇城的牆體外側用石塊築有凸出於牆體的24個梯形馬麵。

 

  元上都還有範圍十分廣大的四關,每一個關廂地帶都和上都城址一般大小。東西兩關的街道縱橫交錯,既有前店後院式的臨街店鋪,也有規模較大的幾進式高宅大院。北關則是行殿和兵營所在,我們考古調查發現了成排的營房建築遺址。在南關明德門外的發掘中,還曾經揭露了東西相連的酒肆和客棧的遺址。

 

  元上都是蒙古族掌握政權之後建立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帝國都城,是與大都並列的北控大漠,南屏燕薊,連接歐亞大陸各國的重要樞紐。它的總體布局反映出多元開放、草原氣息濃厚的個性,既具備了中原城市的傳統模式,又明顯地體現了蒙古族遊牧生活的特色。



元上都遺址全景 西北-東南(1997年)

 

  中國考古網:林沄先生非常讚賞您利用城郊墓地的出土資料,論證元上都多民族雜處和居民的社會身份,探討當時的營造業和其他手工業、商業、畜牧業等問題,您能介紹下相關研究成果嗎?

 

  魏堅:近20年來,經過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在元上都城址周圍及較遠的旗縣已經發現了10多處埋葬較為集中的元代墓地,這些墓地明顯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地處城郊以砧子山和臥牛石墓地為代表的漢人家族墓地,一類是以城郊和遠離城區的草原深處的墓葬為代表的普通蒙古人的墓葬。我根據墓葬資料,結合史料,對上都地區的營造業、商業和手工業、畜牧業等做過一些簡單的探討。

 

  我們推測開平城使用的大量營造的人力應該是來自中原漢地的漢人,而這些漢人的墓地僅見於元上都城區周圍。由於元政府對商業采取鼓勵的政策,這就促使很多從事商業和手工業生產的商人和手工匠人在此長期居住,其中大多數應當是來自中原的漢人,也有來自阿拉伯、中亞和歐洲的色目人。在砧子山漢人家族墓地中發現過歐羅巴人種成分,雖然相關情況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但是我們可以推測砧子山墓地可能埋葬了來自各地甚至國外的在元上都從事商業或手工業的人群。

 

  另外,元朝政府對上都等地的牧業生產也采取扶持發展的政策。上都及其周圍地區很大範圍之內都分別是屬於元朝政府和諸王的牧地,而埋葬於上都城區周圍和更遠處的從事放牧射獵生活的蒙古人,當是屬於不同層次的機構管轄、身份亦有所不同的牧民。從埋葬的規格和隨葬品的差別來看,城區附近可能是為官府放牧的牧民,他們的生活境況要相對好一些,而在遠郊可能為諸王放牧的怯憐口(私屬人口)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境況就要差一些,時常需要賑濟。

 

  總結來說,墓葬是社會生活的縮影,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當時社會的不同側麵。因此,根據墓葬提供的信息來探討古代社會的喪葬習俗、宗教信仰和由此反映的社會生產與生活,是考古學研究的重要方麵。

 

  中國考古網:您多年主持元上都遺址的發掘與研究工作,您在研究過程中有什麽心得體會?

 

  魏堅:我1982年到內蒙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以來,最初的十幾年發掘的多是新石器時代至商周階段的遺址和墓葬。開始主持元上都的考古工作之後,深切體會到曆史時期的考古研究工作要和曆史文獻密切結合,要學會利用曆史文獻。元上都遺址經過曆史的洗禮和風蝕,如今留給我們的隻是斷壁殘垣,元上都的布局、元朝王公貴族在此的生活、元代的禮儀製度如何?我們是否能通過考古發掘來逐漸明晰元代斑駁的曆史?無疑我們可以借助曆史文獻,曆史文獻對元代曆史的記載雖然不甚豐富,但是也有可供研究參考之處,因此《元史》和諸多元代文獻,甚至詩歌、墓誌等,就成了我經常翻閱和關注的對象。

 

  拿羊群廟祭祀遺址來說,我認為元代是在此祭天、祭祖的,如何得出這個認識呢?就是通過考古發掘及研究輔以曆史文獻的考證。羊群廟祭祀遺址位於元上都遺址西北的羊群廟奎樹溝地區,這兒分布著較多的帶有石雕像的建築基址,排列於一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小山腳下。在公路西側的4座較大型者,出有比真人略大的漢白玉雕像,另有砂岩質的石雕像和小型的基址多處,故當地俗稱此地為“石人灣”。1992年一些不法的盜墓分子盜掘了此處,我們隨即進行了考古發掘,清楚地看到了它的整體布局和具體形製。

 

  據元史載:中統二年(1261年)四月八日,忽必烈“祀天於舊桓州西北郊。皇族之外,皆不得預禮也”。羊群廟即位於元上都和金代桓州城西北約35公裏範圍之內,可知忽必烈率皇族宗親所作的這次祭天活動,極有可能是在羊群廟一帶進行的。此外,元代皇族每年還要舉行祭祖儀式,“歲以七月七日或九日,天子與後素服望祭北方陵園,奠馬酒,執事者皆世臣子弟”。元代詩人薩都刺曾寫道:“祭天馬酒灑平野,沙際風來草亦香,白馬如雲向西北,紫駝銀甕宴諸王。”可見,元代皇家祭天、祭祖均是在元上都的西北方向。這個方向也恰恰是由元上都望去的位於蒙古國三河河源處的肯特山起輦穀的方向,也就是曆史學界普遍認為的成吉思汗的陵墓所在地。所以從地望和遺址的性質來說,位於金代桓州西北的羊群廟一帶,應當是元代皇家貴戚祭天、祭祖之地。羊群廟的奎樹溝“石人灣”,應是十三世紀中葉至十四世紀中葉元代上層貴族為祭祀其顯赫祖先而建立的祭祀場所,反映了元代蒙古上層貴族對天神和祖先崇拜的思想。

 

  中國考古網:從1992年開始對元上都進行調查,至2008年《元上都》出版,曆經十餘年,這座“擁抱著巨大文明的廢墟”也漸漸被世人了解,十餘載的發掘和研究中一定充滿了酸甜苦辣吧?

 

  魏堅:任何一項考古工作都會有酸甜苦辣。元上都位於蒙古高原的南緣,平均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上,地處高寒地帶,交通又不甚便利,所以每年在此進行考古工作的有效時間往往不足4個月。初期的工作,我們住在蒙古包裏,每到陰雨連綿的日子,蒙古包裏陰冷潮濕,淋濕的衣服無處晾曬,冷風刮起時,我們就真正體會到什麽是“淒風苦雨”了。不過考古發掘的生活既是艱苦的,也是充滿歡樂的。6月的金蓮川草原,百鳥雲集,野花爛漫。每天清晨4點多,百靈鳥的鳴唱就會把大家從睡夢中喚醒,隨後,陽光從正南北向建造的工作站的後窗戶斜照進屋裏,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一天工作結束後,考古隊員們往往在返回的途中,順便采摘鮮嫩的蘑菇,用新鮮的羊肉炒著吃,那實在是無比美妙的享受!

 

  中國考古網:2012年元上都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稱為內蒙古第一項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項世界文化遺產,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過程中,你們遇到過什麽困難?您認為考古工作對現代社會的發展有什麽意義?

 

  魏堅:申遺最基礎的工作是元上都的保護,這就涉及到搬遷問題。元上都遺址所在地,原本是內蒙古畜牧廳所轄五一種畜場下屬的四分廠畜種改良基地,外城北部和宮城東北角居住著一百多戶分廠農工。為了這些住戶的搬遷,從自治區、盟旗領導,到畜牧廳和種畜場負責人,不知開了多少次協調會,又有多少次爭吵得不可開交!最終,國家的利益,民族的榮譽戰勝了眼前的困難。四分廠的搬遷和保護範圍的劃定,為元上都的申遺鋪平了道路。另外,元上都屬於土遺址,內蒙古冬季的融凍期以及風雨的侵蝕對遺址的破壞比較大,這也是一個保護難題,不過現在有定期的監控數據作為保護的依據。

 

  一座在中國乃至世界曆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帝國都城的考古工作,絕非是靠某個部門或幾個人的力量和智慧可以完成的。因此可以說,時至今日元上都考古所取得的成就和申遺成功,是國家文物局、內蒙古自治區各級政府、內蒙古文化、文物行政主管部門領導和文物考古部門的相關專業人員共同努力工作的結果。

 

  我認為這種努力有深遠的文化意義和曆史意義。一座城,承載著一個王朝的記憶,蘊藏著一個朝代的輝煌,將這段曆史展現給世人、將曆史的精華傳承下去是我們考古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是現代城市的曆史根基,是現代城市發展所需要的曆史涵養。

 

  上都城在元末的戰火中消逝了,而它昔日的輝煌卻永遠地留在了馬可·波羅及許多人的記述中。正如法國著名東方學家勒內·格魯塞所言“這是一座擁抱著巨大文明的廢墟”。探尋和解讀這座“文明廢墟”的過程,給我留下了許多難以抹去的回憶。

 

  策劃:喬玉     審核:劉國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