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教授的學術博客

內容涵蓋:傳統經學為主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為主的古文字學研究、宗教史和製度史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學和校勘學為主的古典文獻研究、京都學派為主的海外漢學研究、古代神話和詩論為主的中國文學史研究
個人資料
正文

劉正教授論文《歷代金文經典著作影印叢刊解題》37

(2016-09-15 01:09:57) 下一個

37、《三代秦漢金文著錄表》解題

(清)王國維撰,羅福頤校補。

王國維,1877~1927,浙江海寧人,字靜安,又字靜庵,號觀堂,因旅居日本時住在永觀堂附近,故以“永觀堂”和“觀堂”作為齋名。曾任南書房行走,後任清華學堂國學研究院教授。著名彝銘學家。

羅福頤,1905~1983,浙江上虞人,字子期,晚號僂翁,以“待時軒”作為齋名,羅振玉第四子。曾任故宮博物館研究員。著名彝銘學家。

《三代秦漢金文著錄表》,一函四冊。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編號:2101/15。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登錄編號:171788~171792。單魚尾。無版心。四周單邊。上下粗黑口。寬17.5釐米,高30釐米。

上海圖書館古籍部收藏此書,索書號為:線普長452304-07、線普380001-04、線普長010531。

書名頁題字用楷書:“三代秦漢金文著錄表八卷”,落款用楷文:“長白寶熙署”。有書牌頁:“癸酉季夏,墨緣堂印”。

羅氏校補序中言:

自海甯王忠慤公著《國朝金文著錄表》而後,傳世古器始有目錄專書,學者檢閱良便。顧公書成於甲寅,越十四年頤奉家大人命,重為增益,印入公全集,乃以成書期迫,不及詳校致,仍不免偽誤。又三年,家大人居遼東,編《貞鬆堂集古遺文》,命頤從事摹寫,時家藏墨本,復增於舊,因命頤並重校補是表,乃一一詳校諸家著錄,補記其篇葉,每器之下復增器之行款及藏器家與出土之地。

所收多為三代青銅器,亦涉及秦漢器。

容媛《金石書錄目》卷二·一:

民國二十二年墨緣堂石印本,未收《周金文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