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教授的學術博客

內容涵蓋:傳統經學為主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為主的古文字學研究、宗教史和製度史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學和校勘學為主的古典文獻研究、京都學派為主的海外漢學研究、古代神話和詩論為主的中國文學史研究
個人資料
正文

劉正教授論文《歷代金文經典著作影印叢刊解題》2

(2016-09-03 11:03:18) 下一個

2、《考古圖釋文》解題

 

《考古圖釋文》,(宋)趙九成撰。

一說呂大臨撰。

趙九成,生卒年不詳,籍貫不詳。

一函一冊。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編號:51/7~1。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登錄編號:283531。無魚尾。版心上部刻書名。四周雙邊。上下粗黑口。寬15.7釐米,高24.5釐米。

無書名頁。所收為三代青銅器,多有銘文釋文。釋文按韻部編排,並列出所收字形之青銅器出處。實為字典性質之書。

此書為宋代治金名著。陸心源《刻續考古圖序》中雲:“《釋文》一卷,據翟耆年《籀史》當是趙九成所撰,裏貫什履皆無考”。翁方綱《考古圖跋》雲:“此《釋文》一卷當是大臨原本也”。又雲:“元翟耆年伯壽《籀史》下卷有趙九成著《呂氏考古圖釋》,據此則《釋文》一卷是趙九成撰。其卷前題詞蓋九成所為也”。

林鈞《石廬金石書誌》卷十三如是評價此書:

此書宋以後無刊本。著錄家亦復罕見。趙氏取銘識古字,以《廣韻》四聲部分編之,其有所異同者,則各為訓釋考證。疑字、象形字、無所從之字,則附於卷末。體例謹嚴,足資考訂。

容庚以為此書當是呂大臨所作。他說“後據《籀史》以為趙九成撰,蓋考之未審也”。

在該書序中,趙九成說:

以今所圖古器銘識考其文義,不獨與小篆有異,而有同是一器、同是一字,而筆劃多寡、偏旁位置左右、上下不一者。至秦既有有改以就一律,故古文筆劃非小篆所能賅也。然則古文有傳於今者,既可考其三四。其餘或以象形得之,活以義類得之,或筆劃省於小篆,或筆劃多於小篆,或左右、反正、上下不同,有部居可別而音讀無存者,又可考其六七,今皆文奇義密,不可強釋,故存其舊,以待知者。

在這裡,他已經提出了考釋彝銘文字的具體操作方法,這是宋人古器物學之所以大興的理論基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