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海外傳播:現狀與路徑探索
說起中國傳統文化在海外的傳播,也就自然而然地涉及到了兩千多年來東西方學術界對中國古代文化接受、傳播、研究和發展的曆史與現狀的等一係列問題。雖然,作為一門學科的西方漢學(sinology)正式出現是1814年12月11日,並且在1838年又產生了漢學家(sinologist)這一概念,但是我們不應忘記古代朝鮮、日本和越南對中國文化的傳播甚至可以上溯到商周秦漢時代!今天,單一的歐洲中心論和儒教化的亞洲核心圈早已經不再是中國傳統文化在海外傳播的必然模式和操作平台。
在漫長的古代社會,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是由來已久的。從早期的殷末箕子入朝,到東漢末年的大儒劉熙等人避難交趾(今越南),再到中古時代日本大量遣隋使、遣唐使的出現,到處可以發現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軌跡及其巨大成就。在古代的東亞社會裏,儒學確實曾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殊指代。在古代的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傳播和接受儒學、研究和解釋儒學是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必然途徑,並且由此又開始了對中國政治、經濟、曆史和文化的了解。而隨著近代西方社會宗教和武力的對華入侵,大量傳教士和商人出於傳教和經商的需要,在主動地學習漢語和漢文化的時候,被動地促成了中國傳統文化在西方世界的廣泛傳播。從馬可·波羅到利瑪竇,從比丘林到李摩提太,數千名西方傳教士和商人遵循著這一模式將中國傳統文化帶回西方世界,開始了對她傳播和研究的曆史進程。
對當然,也必須說明古代社會的海外華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和研究的貢獻。這是漫長而悠久的中外學術互動現象。如,唐代時期身在日本的袁晉卿、劉二郎、劉娘;明清時期的朱舜水;還有身在韓國和日本的孔子後代;等等。那個時候,不能直接約請到中國學者,就出現了轉而向韓國約請儒學者的現象——王仁來日,成了典型代表。在近代的中西學術交流史上,比如身在法國的黃嘉略、沈福宗;身在英國的譚哲華、李陽平、黃華東、齊玉堂;身在國內的王韜、勞乃宣;身在荷蘭的周美葉;身在意大理的郭棟臣;都成了17-19世紀歐洲當時的漢學家們的業餘漢語教師和翻譯助手、研究助理。
進入21世紀的今天,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特別是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的日益發展和確立,中國傳統文化的海外傳播已經徹底改變了傳統的西方傳教士模式和東方儒教化模式,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傳播。
今天,中國傳統文化的海外傳播大致存在如下四種主要路徑和模式:第一,傳統的傳教士和商人傳播模式。第二,東西方大學和研究所的學術研究模式。第三,文藝影視和新聞媒體、出版載體的輸出交流模式。第四,海外華人和國內大學及孔子學院的主動傳播模式。
我特別想說明:漢字和漢語今天已經不是傳播、接受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必備的敲門磚。因為中國古代典籍的東西方文字轉譯著作的大量出現,盡管漢字曾經被日本、朝鮮、越南等國作為該國通用文字而使用過,但是至今仍然有生命力的卻是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國古代思想,致使形成了今天不少漢學家隻利用英語或法語、日語、德語、俄語等,而完全不用漢語和漢字就可以進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研究的奇特現象。一個脫離了漢語和漢字的文化傳播,出現在東西方各國!這更加說明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機製中自有其神秘所在!她可以脫離其生命載體而存在……當周王朝在“禮壞樂崩”中惶惶不可終日之時,儒家的聖人提出了“禮失求諸野”的樂觀信念。自孔子以來,兩千多年過去了,儒學思想及其禮樂學說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早已流向所“求諸野”,並影響到東西方諸國的思想、文化、科學、政治體製等方麵的發展進程。
就今天東西方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上述四種傳播模式而言,占主導地位的是東西方大學和研究所的學術研究模式。而海外華人和國內大學及孔子學院的主動傳播模式上,比如,從在北京成立隸屬於巴黎大學的中法漢學研究所的出現、到洪業倡議成立了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再到商衍鎏為代表的國學大師前往德國宣講中國傳統文化,直至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的出現。客觀上實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海外傳播過程中的中外學術互動現象。
當然,在東西方價值觀和社會製度日益不同的今天,我們不應該忽視他們在傳播過程中出現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術誤讀和對西方政治價值的追求。這一誤讀是有傳統的。早期的傳教士關於西方宗教思想和儀式和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所謂“禮儀之爭”,成了17、18世紀西方在傳播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時必然要加以考慮的重要參照物。而且形成了整個19世紀西方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研究中所彌漫著的帝國主義、實證主義和曆史主義三大思潮。
而現在的東西方各國和以往相比,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研究依然具有很高的國策性質和國情研究屬性。他們熱衷於利用社會科學理論和研究方法、分析模型對中國現當代的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麵分析和研究中國在當今世界中的地位,預測中國政治體製的走向和在國際社會中的表現,並且加強了對中國經濟史、民眾運動史和地方史的研究。在學理的原因上可以看出,那是因為他們把對前蘇聯的國情研究模式應用到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研究上。因此,有必要注意在海外曾經出現過的以下六種重要的中國傳統文化史觀,即:一、歐洲中心論。二、中國中心論。三、民族文化優劣論。四、儒家中心論。五、漢文化宗主國論。六、漢文化中心移動論。在涉足於異民族的文化和思想的研究活動中,如何把握工具理性和感情世界的矛盾是一種科學的學術史觀產生的先決條件。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海外傳播和研究被東西方漢學家們的工具理性所操縱,而工具理性又和漢學家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情問題糾纏在一起。在此基礎上,我們想知道:工具理性究竟能夠多大程度上進入並深刻影響著東西方漢學家們的感情世界?它對漢學家們中國傳統文化史觀的建立又將產生怎麽樣的影響?我們不能像明清之際的士大夫那樣寄希望於有誌的洋人可以實現“以夏變夷”的夢想,也不可能在東西方各國出現一個“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傳統學術世界。當中國傳統文化失去了賴以存在的皇權政治基礎的今天,她是否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和存在意義,即它的共時性問題就必須先行解決。否則,推廣中國傳統文化、聲稱其對今天依然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和存在意義,無論在海外還是國內,都隻是一句奢談口號而已。這也是海外學者努力想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