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碎碎念
2016.7.12
今天在女兒的家長群中,有家長對學校安排孩子們讀唐詩很有意見,認為自己畢業出來工作後從未用過古詩詞,因此學習古詩詞完全是浪費時間。我看到了這個家長的評論後,非常吃驚!
非常吃驚!
我雖然對詩詞並不在行,但從小背誦和吟詠過的那些詩歌,會常常不期然在麵對良辰美景的時候湧現腦海,無任何其他詞匯更適合、更應景、更能體貼地反映心聲,那種悠然而神往之感覺,的確是令你有“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之感。
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說:“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意思是“縱使時代變了,事情不同了,但觸發人們情懷的原因,他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我深以為然。古詩詞於我而言從來不遙遠,存在於生活中的每一天。我甚至癡癡地認為,這些優美的句子,穿越漫長的年代流傳下來,應該流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中才對,一代傳一代。
有個笑話戲說讀詩歌的作用就是,當你站在長河之邊看落霞和歸鳥的時候,你可以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天一色”,而非大聲讚歎:“臥槽,這麽多鳥!臥槽,這麽多雲!”
上了一年小學的女兒,現在肚子裏儲存了將近三十首唐詩,天陰欲雨、風涼入室的時候,她會吟唱:“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也貼切,也不貼切,但是我聽了很欣慰,因為我知道她理解了這首古詩。看到春天的小鳥在天上飛,她會吟詠:“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不僅背了詩,還潛移默化地完成了愛護動物的教育。她還告訴我, 在她讀過的這些詩中,她最喜歡《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我相信她幼小的人兒肯定沒有故園之情,但是詩歌中的音韻和意境之美,她不僅領悟到了,也深深地愛上了。
我甚至知道女兒在年少時儲存的這些古詩詞,未來會在她的人生路上閃閃發亮,幫助她感悟美好,幫助她在某些時候用最簡潔的字句說出最有力度的說話,也能幫助她在人生難免的某些波折和曲回中,從這些閃閃發亮的詞作中汲取力量和前行的勇氣,就像她的父輩和祖先一樣。
如果不懂詩,一定會錯過很多精彩。
P.S.最近在讀宋詞,有些動心想寫一篇《那些淹沒在曆史長河中的真性情》。不過懶慣了的人不敢輕易開始,稍微動動心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