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Dora的小屋

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正文

新主婦日記 20151204

(2016-04-19 02:40:08) 下一個

新主婦日記 20151204

 

到大名鼎鼎的春秧街買菜。初到香港,就聽說過春秧街,也試過在週末的時候專程搭車去春秧街。雖說大名鼎鼎,但親眼見到時春秧街不免令人失望,因為它不過就是一條小小的街道,既不寬敞,也不整潔,更不漂亮。街道兩旁是諸多小小的鋪頭,以賣青菜、生果、水產和肉類居多,無非就是家庭主婦常常需要的那些日常之物,不僅沒什麼令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反倒因為是wet market,因而有些髒亂,人頭湧湧之下更加令人有不適的感覺。所以去過一兩次之後,再未光顧。

 

但因由日前對北角街道名稱忽然生出的興趣,我在網上做了少許搜尋,其中也搜尋了春秧街名字的出處。搜尋下來不得了,原來春秧街還十分有故事。顧名不可思意,名為春秧,但春秧街竟然和春種秋收或者稻粱菽粟毫無關係,其得名源於福建籍富商郭春秧,郭春秧祖籍福建同安縣,1860年出生,年少家貧,十幾歲到南洋爪哇投奔叔父,因為聰明肯專研,十幾年間在製糖業創出一番事業,成為當時印尼四大糖王之一。郭春秧於1920年代初來香港發展,開立商行、興建碼頭,他在北角投得土地,原本準備建立糖廠,但三十年代的世界經濟大蕭條令爪哇糖業崩潰。加上1932年國內當局採取保護政策,大幅提高對入口糖的徵稅,令香港糖業衰落,因而取消建糖廠計劃。原本投得的土地因此轉為發展地產專案,在沿海修建了300間店鋪,形成了今天的春秧街和糖水道一帶地方,而他就成為閩南華僑涉足香港房地產業的先驅。1933年這條街命名為『春秧街』,後來這一帶成為福建移民聚居的中心,俗稱『小福建』。而北角也由原來的城市邊陲變成人員密集的區域,由於一個人的原因而對一個城市發展產生出如此巨大的影響,令人想想也覺得十分讚歎。除此之外,郭春秧也在臺灣發展茶業,被稱為茶葉大王。更為難得的是他在家鄉發展教育,並為維護家鄉生態引入南洋紅樹林。1935年1月,其公司宣告破產。1935年2月病逝於臺灣,結束其傳奇一生。 滄海桑田,多偉大的人放在時光長河內,無非都是過眼雲煙,難得的是留下的足跡如果能夠造福後來者,則其善大焉。

 

傳奇“糖王”郭春秧,曆史悠久漳州角美橋頭村遼東社

 

在網上搜尋的時候,看到郭春秧在廈門鼓浪嶼晃岩路70號留有大宅,好奇之下一番search, 看到大宅迄今仍然屹立海邊,隻不過已經易主並更換門麵。目前作為旅館之用。名稱也頗為有意思,叫做“Miryam老別墅旅館”, 別墅建在日光岩下, 攬山觀海,四處百年古榕,環繞紅磚灰瓦,飽經風雨的別墅,默默注視著身邊來來往往的過客,回想將近二十年前, 我也曾從它的門前經過,無知無畏,毫無察覺時光過去二十年後, 我們會因由香港一條街市再次碰麵,也算頗有緣分。

 

買完菜回家,搭乘叮叮。完美結束今日懷舊版之主婦買菜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