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遊走非洲(十六) 突尼斯(Tunisia) 上

(2016-10-11 18:10:12) 下一個

突尼斯,位於非洲大陸最北端。1956年3月20日,從法國殖民者手裏獨立。人口1100萬,90%是阿拉伯人,10%是原居民柏柏爾人。與摩洛哥一樣,這裏也不見黑人。與摩洛哥一樣,這裏也是好多野貓。2011年,突尼斯爆發了茉莉花革命,推翻了本.阿裏的政權。雖然革命沒有多久,但是突尼斯現在國內很安定,還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和平獎。

今天9月21日,昨晚到達已經差不多半夜。因為行程很多,所以今天還是早起,7:30就出發。今天主要考察突尼斯幾個重要文化遺址迦太基文化遺址、蘇塞老城和古羅馬競技場。

7:30剛出賓館大門,就看見遠處一個像非洲黑水牛角的山峰高聳藍天,這是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延伸過來的阿特拉斯山脈,一直延伸至此入海。

今天參觀的第一站,是公元前八世紀前後,迦太基人建立的港口。當時的軍港通過商港通往大西洋,能夠容納200多艘船。現在這個地方就像一個大池塘,大部分已經填埋蓋成了房子。遠處還能眺望掛著紅色國旗的總統府,今年九十歲的總統貝吉·凱德·埃塞卜西就在裏麵辦公。

1. 三千年前的軍港

今天參觀的第二站是安東尼浴場,這是公元2世紀羅馬安東尼統治時期建成,羅馬人在原來迦太基人的建築之上建造而成,是古羅馬時期第四大浴場。浴場從60公裏外引水過來,經過130多公裏長、6-20多米高引水渠之後,在浴場加熱後使用。從基部殘存的柱石、斷牆、拱門可隱約看出兩邊對稱排列的一間間浴室,浴室有更衣室、冷水室、溫水室、蒸汽浴室、按摩室、健身房等。浴場底層是奴隸和工作人員的地方,上層有羅馬人男女分開的浴池,浴池層層延伸,從熱水、溫水、冷水逐漸過渡,最後聯通到室外的遊泳池。如今地麵上隻剩下兩根羅馬柱高高聳立。上午快十點了,透過地麵厚重、粗糙的石牆,仍能看到藍色天空中一輪彎月高掛,跟粗大的羅馬柱一起,共同訴說著昔日的喧囂。

2. 往裏走

3. 就在地中海邊

4.

5.

6.

7.

8.

9.

10.

11. 波光粼粼的地中海

12. 來一個突尼斯的紀念章

今天參觀的第三站,是迦太基古城遺址中心地區,這裏是突尼斯文化的發源地,在希臘語中是牛皮的意思,公元前八世紀,腓尼基人在這裏建成迦太基城,從此以後他們又被稱作迦太基人。跟安東尼浴場類似,這裏處處可見一些當時古老的墳墓,迦太基人也是土葬,這點跟阿拉伯人一樣。遺址旁邊,是紀念法國國王聖路易九世的大教堂,他曾領導過多次十字軍東征,在一次東征中死於北非突尼斯城一場瘟疫。

13.

14.

15. 美麗的地中海

16. 眺望突尼斯城

17.

18.

離開突尼斯,我們向東南部的突尼斯古都凱魯萬 Kairouan進發,路程155公裏,一路都是橄欖樹林。中午趕到了第四站,是凱魯萬城的奧克巴大清真寺 The Great Mosque,如今是伊斯蘭世界四大聖城之一,僅次於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

它最初的設計和建造者是奧克巴本納菲,這位阿拉伯第三次遠征軍的統帥,既是一位驍勇善戰、富於謀略的軍事指揮官,又是一個有治國方略的總督。從建築材料看,聰明的阿拉伯人使用了很多羅馬人統治時期的羅馬柱和刻有羅馬文字的巨石,減少了大批工作,在一根石柱上還能看到基督教的十字形狀。在那個時候,各教之間還沒有紛爭。那個之後的阿拉伯文化裏,會經常看到其它教的符號。

從功能上看,這裏除了禮拜,還具備一定的軍事堡壘作用。這裏是突尼斯人的精神家園。突尼斯人認為,到凱魯萬朝覲7次即等於去麥加朝覲。

19.

20.

21.

22.

22. 大清真寺外

大清真寺旁邊有一個售賣當地工藝品的商店。主人招呼我們到他的頂樓去照相。果然那裏的視覺效果極佳,在這裏能夠鳥瞰清真寺和附近的建築。為了表示感謝,我們也買了紀念品。

23.

24.

25.

參觀完大清真寺,已經是下午14:00,我們來到一個建築在古老城牆上的阿拉伯餐廳吃飯,這裏環境和菜品都很有阿拉伯特色。但是很可惜,長途奔波,我的胃已經什麽都不容納了。喝下了好幾杯的熱水。

26. 咖啡館?

27. 餐館旁邊的小建築

28.

29.

今天參觀的第五站,是阿格拉比特蓄水池 Aghlabite Basins。公元9世紀,凱魯萬地區缺水嚴重,加之該地區又處於海平麵之下,用水極其困難。當地人修了15個蓄水池用於解決飲水。水是從城西35公裏的山坡輸送過來。先是進入小的儲水池進行淨化,然後進入深5米直徑128米的大池子。目前隻存下兩對供遊人參觀。

30. 眺望儲水池

今天參觀的第六站,是凱魯萬城中的西迪撒哈卜的陵墓 Sidi Sahbe Mausoleum,據稱他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親密友人或者理發師,7世紀時從聖地麥加返回突尼斯後,不僅帶回了大量經文,還有非常珍貴的先知的三根胡須,和聖人一起下葬在了凱魯萬,直到十七世紀,當地人為他修建了這所別致的陵墓,因此也被稱為“胡須陵”(Barberis Mosque)。整個清真寺以陵墓為中心,以瓷磚做裝飾,非常漂亮,濃鬱的安達盧西亞式風格。

31.

32.

33.

今天參觀的第七站是規模巨大的艾爾•傑姆鬥獸場 Amphitheatre of El Jem,它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鬥獸場,也是世界3大鬥獸場之一,被認為是北非最具吸引力的羅馬時代建築,它的規模僅次於古羅馬鬥獸場。法國大作家福樓拜將它譽為“羅馬帝國在非洲存在的標誌和象征”。鬥獸場外觀呈橢圓形,周長超過450米,最多可容納4.5萬名觀眾。由於本地並不生產巨石,據說鬥獸場所有的石塊全是靠奴隸們從200公裏以外的加貝斯開采和搬運過來,修建工程堪稱艱巨無比。公元前238年,下令修建鬥獸場的戈爾迪國王在對羅馬帝國的對抗中戰敗後自盡,傑姆鬥獸場自此便衰退了。1979年艾爾·傑姆鬥獸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這裏場麵極其宏大,我們一直等到景區關門才依依不舍的離開,此時夕陽西下,太陽就要落山了

34.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夕陽西下

晚上19:20,我們來到艾勒·甘塔烏依港 Port El Kantaoui,海邊漫步後決定增加一個行程:明早坐船出海!每個人20個第納爾,1小時海上遊覽,含1杯飲料,相當於人民幣60元!這是港口最漂亮的船了,船艙底部有玻璃船舷,能夠看到水底動物!為了爭客人,這邊的船主都很願意給打折扣。

最後兩天的遊記沒有及時記下,以至於都忘掉了。學習參考引用同行朋友的記錄。感謝他。

10/11/2016 整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