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青雲的故事(88)— 敬老院否

(2021-07-31 08:43:29) 下一個

青雲的故事(88)— 敬老院否

根據1956年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後果》著作確定的劃分標準,概括成一組數字,就是“6010657”什麽意思呢?就是當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的時候,這個國家或者社會便進入了老齡化;那又如何判斷老齡化的程度呢?也有一個簡單的數字概括,叫“651420”,意思就是65歲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達到14%為深度老齡化;達到20%為超級老齡化。上海的醫療條件優於全國,平均壽命自然高於全國,是最早達到65歲以上的人占總上海戶籍人口的20%的城市。

青雲的爸媽雙雙進入九十以上的髙壽,身體相對於同年令段的老人更硬朗健康,經濟富足,是多少人羨慕的榜樣。隨著年齡向百歲衝刺,後媽開始焦慮,子女都在大洋彼岸,萬一自己長期臥病在床怎麽了得。她是前衛的,進入敬老院,特別是規範高檔的養老院,有專人服務,一直是她的願望。她先向青雲打招呼,萬一去髙檔敬老院錢不夠,你們姐弟要承擔費用,青雲一口答應表示一定負責到底。

她開始四處打聽養老院的情況,靠這種口耳相傳的方式所獲的都是七零八碎的信息,深入打聽結果也是支離破碎。她知道這根本已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她不好意思直接要求青雲回來為她尋找適合的敬老院,但每次通話她再三再四地表示她想去敬老院的願望。

人生來就是孤獨的,能陪你走到最後的,隻有自己的影子。人生的最後旅程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去生活才是對生命的最大的尊重。青雲覺得自己不能為後媽做是否去敬老院的決定,但應該為她做馬前卒,避免她上當受騙,替她了解敬老院的各種情況作出適合她情況利弊的總結。

青雲先在美國打電話聯係了上海十幾個敬老院,了解初步情況,並選了五個敬老院準備回國後實地考察。
回國後的第一站便是“泰康之家·申園“,一個座落在鬆江的髙檔養老院。先付二百萬床位費作為押金(實為用這二百萬買一份人壽保險),每月費用在每人1.1萬至1.5萬之間,取決於完全不需護理到三級護理的要求。
看上去高大上,各種活動室應有盡有,還有佛堂和教會團契的場所。歺廳在中心樓,但光從住宿的樓走到中心樓就要15/20分鍾以上,冬天經過樓和樓之間的通道那叫一個剌心的冷。讓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去歺廳吃飯變得困難重重,請服務人員將飯菜端進屋內的話,再熱的飯菜也冰涼了。這個泰康之家對生活可以自理的八十五歲以下老人是不錯的選擇,環境好,地方大,也容易交到朋友。
但對墓年老人似乎不適合,關鍵是老人一直處於做選擇題的狀態,一日三餐選項很多,臨時服務的內容也多,臨時的活動更多,零星收費更讓老人搞不清楚狀況。這對九十歲的老人來說壓力太大了。泰康之家還要求每個入住老人有監護人,監護人年齡需在六十歲以下並能隨叫隨到。僅這一點就不適合子女在海外的老人。

第二站是上海市總工會辦的敬老院,在市區,交通便利,每個房間至少入住兩位老人,也有三人間,四人間,六人間,早上五點起床,做操,吃早餐,集體生活模式,想要清淨的人就不合適。當時價格在每月四千左右,聽說還要有門路才進得了這個敬老院。
化工部付部長96歲了,兩個孩子都在國外,親侄女是他的監護人,妻子前幾年先走了,他不想與任何人講話,蜷縮在養老院的一個角落,苟延殘喘,眼光癡呆地熬著人生的最後時光。
總的讓人感覺就是沒有尊嚴,任人擺布。隻見兩個服務員提著嗓門吆喝著“吃藥了!“,一個端著放滿藥片的盤子,另一個手上拿著一把尺,誰不乖乖吃藥就聽到啪啪尺子打在床框上就聲音,平時床就是他們的活動空間。誰願意讓家人去過這坐牢般的生活?!

第三站,民營的互助合作養老院模式,這種小規模經營管理很適合獨生子女的夫妻要照顧雙方父母親的情況。缺點是要先付一筆不小的押金。
陽光敬老院就在市中心,僅一幢三層樓的建築,共六十個房間,每個房間都帶廁所和一個沒有爐頭的小廚房,但有小冰箱和微波爐,也有水槽。房間很大可放三個床,底樓有歺廳和活動室,並有洗衣房和健身室。楊師傅和他的妻子將他自己房子出租了,並將雙方父母的房子也出租了,住進陽光敬老院同層的三個房間,每人五千元每月共三萬(6人),當時三套房出租共收入二萬,每對夫妻拿出一個人的退休工資就可以了。這樣吃住都有了,還有人天天來打掃房間,幫助洗衣洗澡,最方便的是楊師傅夫婦隨時可照顧各自父母,帶他們看病拿藥,一起吃飯聊天,夫妻間不再為去哪家而煩惱,不需為過節去哪家而爭吵。
但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凡以吸儲、巨額押金等名義維持經營的民辦養老院必是盈利性質的,實際預支或透支老人們畢生的積蓄,難以確定其返利和退還的承諾。由於逐年物價上漲、人工及其他經營管理成本的上漲,很難維持長久運營,故而暴雷卷款倒閉的案例在各地屢見不鮮。這顯然不適合子女在海外的老人,加上監護人的條件也滿足不了。

青雲將調研的結果如實地向二老匯報了,留下了所有去過的敬老院的資料。青雲後媽很想試試康泰之家,不適應可以再回家,無奈青雲爸爸堅決不肯離開家,他們後悔當初沒聽青雲的話移民美國,枉費了女兒為他們養老著想的一片苦心,現在子女都不在身邊,這苦,這難,向誰訴說!

九十歲以上的老人也許不宜更換居住地,適應環境的能力差了,改變居住地就再沒有家的感覺。家有親人再配保姆的居家養老也許是最佳選擇。

此刻,青雲後媽突然覺得無比失落,活得一點意思都沒有,沒有子女在身邊的苦,讓她每一個笑容裏都帶著假意,帶著苦澀。她覺得沒什麽意義了,之前在乎的所有,什麽錢財,任何得失,一切都是浮雲。她比任何人任何時候都更加願意將自己的所有平分給青雲姐弟,在她心裏再也沒有區別對待了。象大部分九十以上的老人一樣,此時才真正明白,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含義。餘生隻能接受現實,接納孤獨,承受生命原本的悲涼。

老人暮年時,麵臨孤獨難以排遣寂寞。每個人都知道時間不多了,心裏都有需要親人的關愛,恨不得時時都能看到子女在身邊。
或許真應了《百年孤獨》裏那句話:世間所有的繁華,原來終究,都要用寂寞來償還……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小溪姐姐 回複 悄悄話 這位後媽知道自己心底自私恨毒,到了老年,沒有內心的平安,還是懼怕天譴吧?
隨緣無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東村山人' 的評論 : 謝謝山妹妹跟讀。暮年老人住得離孩子近是很重要的,COV-19 有多少在國內的老人臨終盼不到自己的孩子而遺憾。祝周末快樂!
東村山人 回複 悄悄話 九十歲以上的老人養老是個大問題啊!
青雲和弟弟都在國外是有點不好辦呀!青雲真的已經盡心盡力了。
隨緣無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虎2010' 的評論 : 謝謝你跟讀和留言!奧古斯丁說過“人的一切都是為著不確定的東西而努力的!“,青雲努力著,盡自己的力量隻為不讓自己遺憾。曰後,無論何時何地都能無愧地生活。有人說這樣的盡孝也有道德綁架的成份,但也許心安是青雲最在乎的。祝你夏日平安快樂!
虎2010 回複 悄悄話 青雲真是良善的人啊!老人家自己的生老病死為什麽就不能自己處理,而總是想到靠孩子養老呢?老一輩的中國人確實自立自強的不多,而且社會也強調灌輸這種“盡孝”。我其實很煩那種不自立靠子女的老年人!話說回來,在家靠孩子然後請保姆的方式確實最理想!不過,青雲家應該是弟弟?保姆而不是青雲加保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