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理想主義的背影 ---- 在母校171中學的日子

(2016-03-18 18:52:45) 下一個

《八十年代中學生》那一組照片, 近兩年不斷有人分享,不斷映入我的眼簾。每次看,除了覺得親切,就是可惜當年沒有在校園裏麵留下自己的照片。當時沒有條件是眾所周知的原因,可是,成長中 的我們,誰又能想到,國家、城市、校園,一切的一切,在靜悄悄的變化中,有一天會變得讓我們恍如隔世呢。最讓我們想不到的還有,有一天,懷舊會成為我們聯 絡自己和歲月的方式。

升中學時東城區的“漏題重考”讓我錯失上早已知道的景山學校的機會。那是七十年代末,當時住南鑼鼓巷,父母知道這邊隔壁院子有個李老師就是171 的,後來又知道那邊隔壁院子有個小青同學也是171的,自然她們都知道那個紅旗中學(171原名)是好學校,於是,我開始了很了不起的三年的和平裏的生 活。

小學的時候很少坐公共汽車的我,需要自己排隊買月票,需要每天穿過長長的、著名的中戲所在的東棉花胡同,過了馬路去坐車了。104、108路汽車是 貫穿南北的主要幹線。當時的車很擠,我經常是鑽到司機旁邊的台階上,就擠不到了。最難過的是冬天,家裏也不很暖和,公車上也沒有暖氣,凍手凍腳不是新鮮事。那時北京的冬天,真的還是很冷的,幹冷。

那時的學校大門,不是開在大街上的。下了公車,過了馬路,是民族出版社的大樓,一直沿著小道往裏麵走幾百米,右手邊才是學校的柵欄門。出學校大門那裏,有一小塊空地,就是照片上那幾個男孩子圍著一輛自行車紮堆的地方。

我在以和平裏二小和九小的孩子占很大比例的171中學算是個新麵孔。那時的北京,和平裏再往北就算是城鄉結合部了,而和平裏那一帶盡是大部委機關和 部隊機構所在地,比如煤炭部、林業部、中央樂團等等。那裏的環境確實不同於我住過的東皇城根和南鑼鼓巷,那是一種時新與傳統、開發的外圍與閉鎖的中心的一 種對比,雖說隻是不到十公裏開外,但是建築、人們的精神麵貌,甚至小孩子的氣質都有了些許不同。皇城根和胡同裏的孩子悠閑野性,和平裏的孩子顯得有些內控 力和更多集體感。

我的小學、初中、高中班主任,都是名副其實的北京市的名師。陳老師是我在171的班主任,我初中畢業到五中去上高中以後,陳老師還一直是原來那個班 的班主任,一直送他們考上大學,據說這是唯一一個陳老師帶了六年的班。陳老師幾十年從教生涯,寒來暑往送多少學生畢了業,見證了多少孩子的成長成熟,在我 隔洋網絡上問候她老人家的時候,她還能記得我,還把我當孩子一樣稱呼。師生感情,是一件沒有理由不生根開花的事情。

我從小到大的班主任大多是語文老師。盡管走向社會的知識技術、人生路上的種種能力是多方麵的,但是,打下嚴謹堅實的掌握自己民族語言能力的基礎,是 其他更專更深層活動的根基。這種能力的傳承,是讓學生受益一輩子的。陳老師為了這些學生可以說是嘔心瀝血、全身心奉獻的。這既可以說是那個時代普遍的師德風氣,也可以說是陳老師的獨特的一種虔誠。她非常幹練的形象、清晰的聲音、敏銳關懷的目光,讓我至今難忘。

教英語的劉老師也是一位讓我後來念念不忘的老師。我們小學時候學過一點英語,想起當時的情形有些悲涼。小學四五年級加了英語課。我們的老師,是個據說文革受過不公正待遇的人。他長得高高大大,有些蘇聯瓦西裏的氣質。我們總是上課說話,老師卻礙於一 些原因不敢嚴厲管我們,似乎他也無心無力去挽救什麽。有一次他默默走到窗邊,慢慢地說出“不要說話”這幾個字。他似乎在對窗說,也在對自己說,而真正應該聽話的我們卻不聽他說。現在我似乎知道了,他對於窗外的天空也是感到哀傷的。到了中學,英語課是一門正式的主課了。劉老師並不是我們初中開始學英語的啟蒙 老師,她是教我們時間最長的,直到初中畢業。我在國外生活了十幾年,我也業餘學習了英語教學的專業,現在看來,劉老師很多教學方法在那個時候還是非常難得 的。 我自認的英語語法的紮實,口語語感的培養,都是從劉老師那裏打下的基礎。劉老師有些不苟言笑,有時也不吝嗇批評,但是,她對教學非常專注,語調舒緩溫柔。 每一篇課文,劉老師都要求學生會背誦。並且要求學生一個一個去她那裏背誦,我覺得這個方法對於非母語環境下練說話很有效,這付出的時間非常值得。有的課文 是情景對話,劉老師就讓三人一組,當個節目那樣演練。還有個每日值班製度,學生輪流每天上課開始時報自己名字,報日期,報天氣等等。

我們對於學校和所有老師都有深深的感情和由衷的懷念之情,由於我後來上的文科班,我的大學專業、工作環境,加上生活的充實是以文化為主的,後來又有出國闖蕩的語言需求,所以,我特別感激語文和英語老師對我的立足社會社區的能力基礎性的培養。

我現在能夠在海外挑起一個老鄉社團的總負責,也能夠參與到校友社團的組織建設中,而我上學時候卻絲毫沒有什麽組織能力。我曾經被老師指派當生物課代 表,生物實驗課之前老師讓我給同學們分組,課代表不就是幹這種協助老師的事麽,可該去實驗室了我都沒有落實好分組的事,氣得老師說“這麽點事情都幹不 好”。。。

我們的校園可不算小,當時的主樓教學樓是四層,還有一個樓估計是一些行政部門,也或許就是空著的也未可知。在主樓旁邊更深處是一排平房,其中有一間 是化學實驗室,至今我還能想起那燒瓶和火焰的樣子。在考試臨近的時候,老師允許我們搬椅子下樓找清靜的地方溫書,我和一兩個小夥伴就愛在平房附近一起學 習。

學校的操場也很不小哦,有個主操場,是全校做廣播操的地方。四層的樓,課間操下樓是個問題,當時感覺挺擠的,現在看那是個安全隱患,可我們就那麽過 來了。還有一個操場稍小一點,這兩個操場都有籃球場。孩子們課間休息或者下了學,很愛在籃球架那裏紮堆,有的坐在石台階上,有的伏在鐵架子上,或聊天或溫 習功課。《八十年代中學生》那組照片,有一張就是那個圖景。那個穿格子裙子的女孩,分明就是我自己的複製。 有一年最流行那種格子的裙子,它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斜裙”,是跟橫平豎直的格子裙子相對說的,顯示一種新穎和時髦。還有那兩個女孩玩雙杠,也是我們當時消 磨時光的遊戲的真實寫照。靈活的女孩子們,在雙杠上麵跑上跑下,一圈一圈追逐,既鍛煉身體又娛樂競技,整個過程充滿了歡笑和刺激。

171的 音樂教室是在雙杠旁邊的一間平房大教室。小學和中學都是有音樂課的,說起來這應該都是好時光,可是因為不是考試的科目,而且學樂理本身比較枯燥,學生並不 重視,這個有些遺憾。現在的孩子的美育課程的機會應該是多起來了,希望孩子們在學習和歌唱中找到快樂,找到心靈美感,而不是追逐一種名義上的“才藝”或者 “優秀”。

那組中學生的照片,有一張給人印象頗深刻,就是安定門外護城河勞動的畫麵。這樣的勞動場麵我們也經曆過,同一地點,比圖片上注明的時間早幾年。紗 巾、套袖、 棉襖罩衣,甚至隻留下背影的那個姑娘穿的那種軍綠,都是那時普通、標準、或者時髦的裝束。我們兩兩一起抬過土筐,我還推過小推車。中學生們給工地建設做出了多大貢獻不知道,但我們的態度是認真的,整個活動過程也是積極活波的。這是我們後來多少年都留戀回味的中學生活的一部分。除了這次勞動,我們還去過地壇公園挖蛹。蛹就是蒼蠅的幼蟲,把蛹從地下挖出來,就能減少蒼蠅的產生。不知道這個理論和做法是不是合理,但這是學校的一項活動,對於孩子來講,也是一次離 開學校的開心的機會。地壇公園附近的地壇體育場,還是我們學校開運動會的地方。後來直到工作了,文化部的運動會還是在那裏開的。北京地壇、先農壇兩大體育 場,聯係了多少人的快樂生活記憶。

文革後頭兩屆大學生開啟了一個時代,他們至今有個符號式的集體名稱:77、78級。而我們78級初中生也朦朧地踏進了一個新理想主義時代的帆船。教 育得到重視,走入正規;文藝開始複蘇,老的經典翻出來亮了人們的眼,新的創作高潮如紅日噴薄而出;時尚審美開始靜悄悄地出現;“思想”成了“思潮”。。。 剛剛青春萌動的初中生們,接受的都是積極的、開放的、眼界寬闊的知識浪潮。這批孩子很幸運地享受著孩子應有的被教育、被照顧的權利,過著孩子應該有的上課 學習下課活動、玩耍的生活,而同時他們心裏也開始有了一些誌向,知道有更高層的教育、更廣闊的天地在前麵,而那廣闊的天地,是眼前努力的學習能夠換來的。 他們仍然喜歡在集體中徜徉,但也開始了一些屬於小資般的自我認知。汲取知識、享受成長的自豪感、充分接受大自然的無限春光與秋色、漸漸懂得文學和藝術的熏 陶能夠給予人們精神的養料,這一切,是這一代中學生的生活旋律。

80年 的《新星音樂會》以及緊接著的《新聲新秀音樂會》開始了我們的追星經曆,電視台電台播放的經典老電影裏麵的經典插曲也開闊了我們的眼界。那時,好多中學生都有個本子,用來抄寫歌譜。我就有兩個這樣的本子,上麵是《軍港之夜》、《浪花裏飛出歡樂的歌》、《劃船曲》等等時髦又優秀的作品。蘇小明成為新的歌壇最亮點;東方歌舞團三支花朱明瑛、遠征、鄭緒嵐帶來能歌能舞的異國情調;李穀一從湖南花鼓戲一路唱到中央樂團,幾乎演唱了那幾年一半的電影插曲,她的《鄉 戀》新的表現風格如春風撲麵,令人駐足;與我們幾乎同齡的程琳的《小螺號》、《采榆錢》後來伴隨我幾十載百聽不厭,上了大學還在同學麵前《春水彎彎》抒情 一把。。。和平裏公交總站那裏開始有擺小攤的賣小日曆畫片,比如香港夏夢那一代美女影星的,還有劉曉慶等影壇新秀的;小攤上也賣折疊歌譜。那時我不會知道,編輯這些折疊歌篇的人之一就是我後來的同事前輩。

初中畢業了,後來報考五中主要是因為離家近很多,不用坐車,當然也想挑戰一下自己,所以就冒著傳說中的“考不上五中171也不會要我”的危險報了五中。於是,後來的三年,是細管胡同,是教室自己生爐子,是文科班的劄記串讀,是預備走入大學的殿堂。。。

《八十年代中學生》攝影的作者任曙林說“其實人生的一切,在那時,在校園,已然萌發,並且決定了”。”八十年代中學生,理想主義漸去漸遠的背影。。。

 

《八十年代中學生》組圖參見http://hlj.ifeng.com/culture/detail_2015_03/13/3653106_0.s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