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走就走去拉薩第六天 上絨布寺-紮什倫布寺

(2018-10-28 14:13:07) 下一個

  那夜的星空還在夢裏縈繞,

   早起的遊人開始在貪睡的晨曦中喧鬧,

   盡管藍天羞澀,山巔浮雲籠罩,

   習習微風,

   漸漸吹開朝霞那抹淡淡的微笑。

   聽到有人出去,若穀悄悄起床。屋外天色微明,卻已人來車往好不熱鬧,可天上沒有啟明星,薄雲淺霧揮之不去。遙望心心念念,夢縈魂牽的珠峰,倩影依稀,頭上卻以雲朵為帽,俏皮得緊。今天第一個計劃是看日出,可日頭在何方酣睡?

轉到營地後麵,隊友多多向珠峰方向凝望:“昨晚太累了,頭疼得厲害,沒起得來看星空。日出看來也要錯過了。“

若穀:“頭還疼嗎?不知道是否有人拍了星空照片。你老公沒事吧?”

多多:“我的頭沒事了,老公吸氧後就睡好了。”

若穀:“去上絨布寺看看。一起去嗎?”

多多:“不去了, 一走路就氣短。”

隻因在落日餘暉中看了你一眼,

次日便走到你跟前,

也許永遠無法看清你的容顏,

盡管步履蹣跚,心跳氣短

但相信我們今生有緣。

上絨布寺很小,海拔也更高,隻有一個小小的院落,據說是寧瑪派弘揚者印度高僧蓮花生大師修行的聖地之一。 後麵有個山洞,從這個洞口下去,就是蓮花生大師當年修行的地方。有個自願守寺人, 他一邊念佛,一邊整修寺廟。

但大清早兒的,除了一對遊人,若穀沒見到別人,上台階時,停了好幾次歇息,這高反挺有趣,在平地上(5200米)基本上平趟,可這上台階略微走快點兒(趕時間不是),馬上給點兒顏色看看。

好不容易上到寺裏,轉來轉去,沒找到山洞,那對遊人也沒看到山洞,珠峰頂的雲帽不停地變幻著形色,若穀站在寺邊的岩石上對著珠峰行注禮。

下來的路也走得小心,平路上一溜小跑衝回營地。隊友們都快吃飽了,為了不拖大家後腿,若穀幾分鍾之內喝完一大碗稀飯,吃了一個雞蛋外加半個餅子。

咬牙跺腳,鼓起十足的勇氣上了廁所。

九點不到大家身心疲憊地,戀戀不舍地向初綻笑顏的珠峰依依告別。

一路打盹兒,返回日喀則,終於有機會去紮什倫布寺。

紮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位於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公元1447年,由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巴(一世達賴)興建, 後四世班禪羅桑卻吉堅讚加以擴建。二世達賴後來搬至布達拉宮,第二世班禪從白居寺搬至紮什倫布寺。

寺中錯欽大殿可容2000人誦經,殿中有釋迦牟尼像,兩邊有根敦主與四世班禪立像。大殿兩側為彌勒殿與度母殿。

寺的西側有大彌勒殿,高30米,甚宏偉。另有曆世班禪靈塔殿,藏舍利肉身 。寺有四紮倉(經院),教學顯密並重。

紮什倫布寺可與達賴的布達拉宮相媲美。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

紮什倫布寺是中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17年8月,批準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參觀了未來佛強巴佛藏區最大的佛像(21米,銅鎏金), 還有十世班禪的靈塔,內有十世班禪的真身法體;四世班禪的靈塔,五世到九世的靈塔等。

還住到格薩爾賓館,在樓下餐廳吃了需要努力咬,使勁兒嚼方可順利下咽的手抓羊肉,還沒來的及埋怨自己懶,不肯走路去街對麵找餐館,外麵突然一陣狂風暴雨,靜靜看著外麵疾馳的車輛和連天的水幕, 嚼在口中的羊肉顯得格外香甜。

這次房間沒有異味兒,一夜好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