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屋

不再有太多的追求,活著就好。
個人資料
正文

幸虧地球上有個美國《28》餃子

(2016-02-11 11:35:05) 下一個
                                              幸虧地球上有個美國《28》餃子
 
     我心裏老裝著麵條米飯餃子什麽的,好像一睜眼就是這些,每天臨睡覺還是這些。也許有朋友會問,老潘,你心裏每天就是這些東西,我也會答,都這個歲數了想得過多不實際。實際上我每天一出老木屋看到外麵的世界都會有些新的感受。比如說,前一段時間我看到創普突然出來競選美國總統,開始以為鬧著玩的,最近看到創普競選得有模有樣,我意識到,如果他贏了,創普會成為人類發展史上最牛的人物。
 
     我挺喜歡美國這些高齡政治家的,尤其是他們的精力和外表。很多年前裏根當政的時候,有一天我在母親身邊,母親對我說,美國人很喜歡裏根,唯一擔心的是裏根年齡太大。那時我三十多歲不以為然,常常24小時為空軍工作,母親五十多歲時已經略微感覺到精力不支所以說出了這樣的話。過了春節我六十三歲了,這時的我白天遇到一點點事,一個不開心的電話,可能一個整夜翻來覆去睡不好覺,就是沒事,也要躺到早上十點才有精神。看看那些美國高齡政治家競選期間像打了雞血似的,每天演講電視做節目回答公眾提問,經常看到他們早餐會答記者問,因為記者要發稿,晚上正裝出席晚宴,還要馬不停蹄歡呼聲中跑遍五十個州。這裏有位大姐比我大一歲,也是感到每天乏得很,我說我們怎麽同那些政治家不一樣,他們要大五歲。大姐解釋很有趣:那些美國人小時候沒受過苦,我們吃苦太多,所以現在感到乏,每天沒精神。
 
     六十八歲在中國算極限年齡,除了中央主席外所有高層任期內都必須離開政壇,與此同時,美國同齡人開始風起雲湧,男女都一樣。他們每天吃什麽,吃多少,一天天怎麽過,怎麽養生保持旺盛精力,一旦贏了,完成任期,我一直沒有看到具體介紹文章。中國微信上出現了許多養老歌謠,我估計是年輕人編的,不是一個特定年齡段的人自己寫的。因此,我有必要根據我六十三歲的年齡做些飲食量化研究,為挺進七十歲做些推測。量化的根據是我已經完全擺脫了貧窮饑餓,花錢上可以隨心所欲,想吃什麽,想進哪家飯館,想喝什麽酒,都不是問題的問題。再有,保持現在的健康,迎來將來的健康,不為財死,不為食亡。我有很多快遺忘的故事,小酒莊旁有很多小店,服務員和親屬經常拿來炸雞,香腸,波蘭麵包,比薩餅,到我這裏來換酒喝,現在我都是謝絕,理由是我進入六十多歲了。
 
     六十三歲也是一個關鍵年齡,讓我突然對她產生了興趣,起因是小學同學馬亞操個人珍藏了一幅與周恩來總理合影的照片讓我給放到群上。開始沒有人注意周恩來,倒是有幾個人問我在不在照片裏,第二天我寫出了專業評論,大家鼓掌了:那張周總理的照片最晚照於64年,不會早於63六三年,現在我與總理同歲。過去說周恩來是中國的美男子沒有說錯,我走遍美國的大街小巷找六十三歲的男人觀看,基本上都不可看,仔細看會嚇死,網絡電視上那些同歲名流演員也是一個個老得沒樣。總理身邊的是北京市最優秀的音樂老師,那些女孩子是一個小學挑一個,我不會在裏麵。當時北京還挑兒童學英語,也是一個小學一個名額,北美崔哥被挑中。這些孩子後來有幾十人當了大使參讚,前幾年他們在紐約聯合國搞了次聚會,現任大使和夫人端盤子,崔哥要不是有了網絡,這顆星早沒了。我的特長是電子技術,後來被送到北海少年宮。
 
     千裏做官,為了吃穿。領導幹部是這樣,其實我的內心也是這樣,我想我的很多同齡人的內心也是這樣,隻不過在那時的環境下不敢說。那麽我們到了六十三歲還能吃什麽,每天能吃多少,吃多少才能保持周恩來那種身材體型和發型,我一直努力著。最近我對我的飯量做了些比較,主要是同二十年前剛來美國的時候比,我發現我的飯量隻有那時的四分之一。我看到華人開的不菲飯館進去吃,那時的盤子要比現在不菲飯館的盤子大得多,我能吃三大盤,而且基本不剩,因為在國內是不能剩的。前幾天我帶朋友去了一個很好的印度不菲館,我們各吃了兩盤,我還剩了不少,印度人還說怎麽不多吃一點。我自己上中國餐館,早年是一盤水煮牛肉,一盤麻婆豆腐,老板送碗湯不打包,後來改成一盤幹煎豆腐兩碗飯,再往後就不好意思在飯館裏吃了,隻吃盤豆腐占位老板會心裏不悅。前幾天去嘉福樓,老板推薦京醬肉絲和麻婆豆腐,我打包回來吃了四頓。此外,我有得天獨厚的田園生活,夏天西紅柿茄子黃瓜,秋天羅卜芥菜,冬天醃菜雪裏蕻黑豆醬,隻不過星期一至五不吃肉罷了。
 
     對我來說最難舍難分的是平日麵條米飯節氣餃子,好像這是老祖宗給的改變不了。問題還是有,平日我下班很晚,回到家裏喜歡自己擀碗麵,不過多吃一點就不舒服,翻來覆去睡不著。好像一到了吃餃子的節氣,全忘了,因為我是早上包,然後下幾個吃,再帶上一碗去店裏吃,撐不撐就是它了。冬至要吃餃子,小時候沒聽說過,年輕時也沒有,近幾年有了計算機媒體,知識傳播多了,我也變得越來越聰明了,特別是餃子配菜的講究,今年冬至我包的是羊肉餃子。過去不知道,羊肉餃子隻能放胡羅卜洋蔥鹽和胡椒,如果放了薑味精雞精五香粉青蔥會把羊肉味蓋死,我多次試驗過,味道不行,不舒服,所以很多人不吃羊肉,也許問題在此。過去在北京很多人不吃涮羊肉,但過了一段時間又吃起來,也許是那碗韭菜醬豆腐麻醬調料起了作用。今年我在長期觀察美洲人吃青檸泰國人吃魚露的基礎上,往羊肉餃子上倒點魚露幾點青檸汁,吃吧,再開心不過了。記住,先吃餃子,再想開心事。我的動作很快,從剁羊肉到吃,二十二個,一個小時全部完成。
 
     有一個段子寫得特別好,他說,人生就像餃子,無論是被拖下水,扔下水,還是自己跳下水,一生中不趟一次渾水就不可能成熟,歲月是皮,經曆是餡,酸甜苦辣皆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餃子皮上的褶皺,人生中難免被人狠狠捏一下,被水燙一下,再下到鍋裏煮一下,被咬一下,偌沒有經曆硬裝成熟,總會有露餡的時候。所以我建議六十三歲的老人吃餃子包餃子。這時候老人自己動手擀皮兒,包,對指頭活動特別好,像碼字一樣五個指頭都動。紐約老人看到我的叮囑,看到餃子的命運,也回顧了自己的一生多艱,特作小詩《詠餃子》:隻緣褶皺遭捏欺,滾湯熬熟心和皮。酸甜苦辣全嚐遍,豈敢露餡想非非。我馬上閃電回詩:我吃餃子君詠詩,我的一生像餃子,酸甜苦辣連著皮,怕捏怕皺改鍋貼。
 
     我的大米朋友也來詩了:餃子皮薄肉餡心,滾水出鍋沸騰情。化身美味得寵幸,草根佳肴眾人親。我又閃電回詩,作為本文的結尾吧:餃子形像人的心,滾水翻動生友情,傳情美味家家寵,每逢佳節餃最親。大家過年好!
 
02/10/201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