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在今天(10月22日)在重慶舉辦的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搜狗CEO王小川對比了中國和美國創業公司的差異。
總結一下:
1、美國創業公司的出發點在於創新、滿足好奇,較少談論商業模式和上市。
2、美國創業者並不在乎達到多少估值、是否能夠上市,更傾向於被大公司收購。
3、創業項目大多孵化自高校實驗室,有頂級人才和技術優勢。
4、大公司樂於收購小公司,兩者並非並非抄襲和打擊的關係。
由於以上四個特點,在美國形成了一種從高校到小公司到大公司的良性循環:高校推動了有真正技術的創業公司,這種創業公司有的發展成大公司,有的被大公司收購了,而且大公司反過來他們去資助高校的實驗室。
以下是王小川演講節選,小標題為虎嗅所加:
有人在問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是哪一些,這是今天剛剛更新的數據(如下圖)——前10家鮮活的數據,紅色的數據表明是中國的。在全球前10的互聯網公司裏中國已經獨占了4家,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成就,而且我們還有一些非上市的公司也跑得很快,比如滴滴快的、美團大眾點評。
之前我們非常樂觀,中國的互聯網在全球領先,我們的人口基數、人才資源、市場空間,已經能跟美國比肩了,所以我們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旗號。但最近資本市場冷下來了,怎麽理解這個情況,我們看一下美國怎麽做的。
美國創業的良性循環鏈
有一家美國創業公司是這麽做的。這個公司其實是我去年去的一家,做智能戒指,它能幹嘛,戴在手上你在空中滑動的時候它就能夠像鼠標一樣控製電腦。由於我們做搜索,所以對類似這種人機交互的東西挺敏感,就想去看看。這個公司隻有14個人,我們聊了很多,聊著聊著我覺得這個項目不太靠譜。第一,這麽小的戒指電能不夠,隻能支持40分鍾,其次這個精度也不夠高,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這樣一個創新它本身的市場空間在什麽地方,它究竟是什麽樣的商業模式,怎麽賣?怎麽賺錢?
所以就問他們,你們商業模式是什麽,到底怎麽賺錢的,不是垂直應用用戶是不一定買你的單的。當時他說我們這個嚐試很有意思,如果這樣的一個硬件能做成,也許後麵穀歌蘋果這些大公司就把我們收購了。所以他把一個收購當成一個目標,甚至不當目標,隻當成創新創業是否成功的結果,更多的是好奇,“我是否有機會把這個idea變成一種被認同”。
這樣的公司我在美國見到有很多。的確,還是有一些公司會談多大的市場、多大的上市市值,但是絕大多數創業者是去探索、去滿足好奇,實現創新,這跟中國的環境蠻不一樣的。我跟很多中國的朋友聊,最終大部分不是談這個產品究竟有什麽問題,帶來用戶體驗的改變,而是剛剛還在天使,就規劃好什麽時候完成4輪融資、什麽時候IPO。剛剛還融到天使就想著上市了,這個就很浮躁。
我也看到中國的企業家跟美國的區別,有的時候中國企業家會把公司賣掉當成失敗,一定要說自己獨立持久的活下去,而美國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我做了一個創新,即便失敗了接下來還會進行下一個創新,就是連續創新。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裏麵,我能看到出發點是不一樣的,我們的小公司壓力會更大,因為你成功的定義或者退出的方式就這一種——IPO。
此外,我發現美國這家創業公司除了老板外大多數員工也來自頂尖的公司,這和國內有巨大的差別。我們通常的情況是,一個創業公司裏,老板很厲害,但是招員工的時候可能頂尖的員工不一定要陪你玩,他們覺得我要進入大公司或者自己創業,證明自己更厲害,而不為了一個好奇的事情做底層骨幹,在中國的小公司裏麵,很容易出現的情況是合夥人以下,能力水平勻速下滑,這是看到第二個的區別。我在這裏麵不是說批判哪個對錯,存在就是合理的。
為什麽會這樣呢,我看到了第三個現象。第三個是美國的大公司願意去收購這些小公司。在這方麵,中國在做一些好轉,但大公司在收購上的動力比美國弱很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想做收購的時候,一個小公司模式證明成功,老板也不錯,但是員工的水平相對大公司是不夠的,收購它過來之後我認為拉低了平均水平。而在美國一看我會發現說他不是拉低平均水平,而是收購小公司之後抬高公司的活力的員工水平,所以這樣的大公司會更有動力收購、改變自己的基因。
把上麵說的總結一下就是:中美創業的動力是不一樣的;美國小公司的形態跟中國小公司是不一樣的;在美國,小公司容易被大公司收購,容易退出,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而我們在很長時間裏麵循環是負麵的,小公司容易被抄襲,不容易被收購,這樣招到人的水平就會弱一些,大公司不願意收購,這就是區別。
關於收購這個情況,國內現在在好轉,但是畢竟大公司跟小公司的配合關係跟美國還是不一樣的。美國的創新主體在小公司裏,大多是通過收購去改變自己的基因,像我們生物學裏麵,生態裏麵有小花,有怪物,有大樹,形成完整的生態,互相協作的因素。國內對小公司就是去鬥爭,去抗衡。
騰訊在這裏麵走得挺早的,今天騰訊是起到了很好的顛覆性的改變,引領了這種收購或者投資的行為,但是我們整體這方麵的氛圍是不夠的。
來自實驗室的創新
在美國,我還去了MIT、哈佛高校的頂尖實驗室,在他們實驗室看到了很多有趣的項目,包括人的行為,我們在溝通表達裏麵語言的強弱到底意味著什麽,對我們溝通信息量的效率怎麽樣。其中一個實驗是非常耀眼的,MIT的腿實驗室:研究人與機器之間怎麽做交互的。這個實驗室讓我震撼的是他們的研究能力非常強,實驗室裏麵都是攝像的,研究人的走路的姿態。最後他們做了這樣的一個假肢,最後變成了創業公司,7000美金一對,就能幫助你能夠像正常人一樣行走。
他老板親自戴上這樣的設備在路上走,走的跟正常人一樣的,產品現在已經進入了商業化,這是頂尖的代表。同時我也看到了好一些的公司,包括語言的處理、語音的識別、圖片等等,有大量的成果,創業公司是來自於高校的成果的,我前兩周看了很多的小公司,明顯感覺到跟高科技產品相關的東西,從實驗室裏麵本身做這個事情的人出來做,比一個隻有主意的人來做好很多。
我發現一批小公司在互聯網之外做技術創新的是來自於他們的實驗室。我們看一個數據,在全球排前20名的學校裏麵美國占據了16位,中國是沒有的,全球100位的學校中國是有兩個,就是清華和北大。全球前10個互聯網公司裏麵中國占據了4個,但是在全球前100個頂尖的能力高校裏麵中國隻有兩個,這是我感覺到的差距。實際上在這種差距裏麵我們看到了循環,高校推動了有真正技術的創業公司,這種創業公司很多發展成大公司,很多被大公司收購了,而且大公司反過來他們去資助高校的實驗室。
當我尋求動力的時候,一方麵我們歡呼中國的互聯網在全球領先了,但是同時我們看到了一個壓力,就是互聯網不止是靠人口模式取勝,再往前繼續走深後會有短缺。我們背後創新的原始動力是不足的,對比美國,我認為他還是代表了未來的領先,不管是技術還是在思想文化上有它的獨到的之處。所以我想我們運氣很好處於這樣的一個時代,我們走到了跟美國比肩的位置,往下我們可以跟它合作,自己建立後麵高校的小公司體係,如果單純的單打獨鬥我有擔憂,我們的創新能力會被美國再次拉開差距。
技術最終運用方向趨向於“智慧”
在未來,除了模式以外,我們看到還有很多是跟技術核心相關的,在它的趨勢裏麵我們提兩個詞語,一個是連接,第二個是智慧,我也非常認同這兩點,還有一個方向是虛擬現實也開始起步。
在虛擬現實我能舉三個的例子,連接、虛擬現實的人際交往和智慧,這是跟互聯網下一步相關的。第一個連接從線上的連接信息、連接人、連接商品、連接服務,比如兒童手表,兒童手表是一個藍海,兒童的智能手機在穿戴上麵是第一的。
第二個,美國走在前麵的人機交互,以前叫手機,通過手機一下蓬勃發展了無線互聯網,往下還有趨勢能夠補充手機和取代手機的,一個是Facebook收購的虛擬現實的眼鏡,另外還有看好的現實增強,正好是這個月在微軟體會了他們的這個全新眼鏡HoloLens,這個方向我認為是有機會取代手機的,它信息的輸入比手機好,拿手機拍照有複雜的過程,到了眼鏡能夠實時的獲得外界的信息,本身對互聯網應用的發展帶來新的助推。
最後是智慧。前兩個是連接能力,最後一個是大數據開始,整個互聯網開始會變得越來越聰明,我們的整個運用開始幫助人做思考,給他提建議,甚至部分的取代人的繁重的體力,包括腦力的勞動。
以上就是我看到的、從大的趨勢裏麵去找源泉。一個是源泉是在內部的機製,從高校到小公司到大公司這樣的循環,我們這塊需要去往前走,另外一塊就是最終運用方向裏麵往智慧上需要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