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崔順實歸國 樸槿惠如何走出“親信門”

(2016-11-01 23:57:31) 下一個

                                      崔順實歸國 樸槿惠如何走出“親信門”


  從10月24日開始,韓國總統樸槿惠的“親信幹政”事件,如滾雪球一般發展。如今一個星期過去了,局勢雖有不少進展,但如何收場仍不明朗。

  其中最重要的問題當然是,樸槿惠將以何種方式走出“親信門”?

  撥開各種稀奇古怪傳聞和八卦消息的迷霧,這個事件目前最重要的進展是,事件主角、幹政的親信崔順實從歐洲返回韓國,接受檢方調查;樸槿惠總統幕僚班子大換血;韓國外交部和國防部正式表態,稱他們沒有受到樸槿惠親信的幹政。

  透過這些進展,我們大概可以判斷,雖然過去幾天媒體報道大部分集中在崔順實的行蹤和傳聞上,但樸槿惠和她的團隊這幾天著實下了不少工夫,盡量控製事件影響,也收到一些效果。因此大致可以判斷,樸槿惠大概不會以最悲慘的方式走出“親信門”。

  首先是崔順實歸國並向公眾道歉,應該是整個事件中最重要的進展。此前所有關於她幹政、利用關係牟利等說法,都是線人爆料、媒體報道。在一個法治社會,追查事件真相、對事件進行定性,是執法部門的責任。

  如果崔順實以任何借口躲在海外不歸,不僅極大阻礙調查事件真相,而且會讓樸槿惠的壓力倍增,乃至無法承受。如今她歸國配合調查,無論是執法部門還是民怨,多會集中在她身上。

  所以崔順實的歸國,對樸槿惠來說,是一大轉機。接下來,無論調查要進行多長時間,調查過程圍繞涉嫌腐敗還是涉嫌泄密,事件起碼轉到法律軌道上。民眾的情緒當然不會消失,但起碼不會一直被傳聞左右,會理性一些。

  其次,樸槿惠對秘書團隊的“大換血”,也會收到一些效果。親信幹政也好,腐敗也罷,作為總統幕僚的秘書團隊總會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傳聞都屬實,這些“中間人”最終自然也難逃處罰。不過此時進行團隊換血,起碼表達樸槿惠總統的態度和決心。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息民意。

  再次,韓國外交部和國防部及時表態也相當重要。要知道如果“親信幹政”導致總統泄密,對總統這個職位來說,莫過於外交和國防。尤其在韓國,對朝政策、部署薩德等外交國防事務,本來就是充滿爭議的話題。如今兩個要害部門出來自證清白,起碼也可以消除部分疑慮。當然最後結果要看對崔順實的調查。

  把這些新的情況聯係起來看,風暴中的樸槿惠總統可以說是應對比較恰當。當然這並不是說她能全身而退。

  從目前看,她被彈劾的可能性不大。這是因為不僅彈劾程序漫長,即使過了國會這一關還要過憲法法院這一關,而且即使彈劾最後成功,根據法律規定,要在六十天內選出新總統。估計韓國民眾也不願看到這種一個接一個動蕩的局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