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別離》:應試教育的高級黑
觀看《小別離》時的情緒是複雜的。
作為無數循規蹈矩走過多年應試教育中的一員,我對《小別離》清新外殼下裏藏匿的“高級黑”頗為感同身受。聚焦“教育”和“成長”的議題,於我這樣一個處於後青春期的觀眾而言,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青春劇了。
相比國劇市場裏不勝枚舉的以兩性關係為紐帶的家庭劇,《小別離》將矛盾重心挪到了孩童身上,也回歸到了中國式家庭的核心命旨上——下一代的問題可能是絕大多數中國家庭問題的隱性落點。借由出國留學、應試教育、青春期困惑等社會熱門話題,帶出了正處於劇烈轉型期的現實社會在某一層麵上的“畸變”。故事裏三個家庭中三位個性迥異的子女,何嚐不是這一代又一代背負了更多家庭壓力和社會期待的少年們的縮影?
劇中似曾相識的橋段,對於總被貼上“垮掉的一代”標簽的九零後甚至零零後大概並不陌生:
“進不了重點高中,就進不了重點大學,進不了重點大學,你等於是這輩子完了。”
“你說什麽閱讀理解、完形填空,什麽拋物線、反比例函數,多數人學過之後全忘了,可為什麽還得學?因為考場是血淋淋的戰場。”
“中考是‘一分一操場’,差一分就被甩到幾百名開外。”
需要承認的是,國內殘酷的教育機製向來為無數家庭所“警惕”,分數成為衡量成長價值的唯一標準,“重點”亦是家長的最高期許——它沒錯,這是社會大環境的要求使然;它也有錯,這讓中國式的成長各有各的不同陰影。台詞越熟稔,現實的刺痛也就越深切。縮影在《小別離》中的,是不斷被社會和家庭所異化的教育,它使人不快樂,卷入其中的所有人追求著找不到意義的意義。
《小別離》仍延續了“虎媽貓爸”式的中國新家庭標配來結構這一組人物關係,海清飾演的文潔是新時代女性典型代表,工作上雷厲風行、生活上一絲不苟,對待女兒幾乎將其視作自己的翻版,傳統視野裏的母性光芒幾乎覓不得蹤影,母女大戰時常一觸即發。唯有依靠黃磊飾演的方圓在其中不斷充當黏合劑,才能維係家庭的穩定與和諧。在這樣的“水深火熱”中,劇集一開始便從女兒朵朵的獨白中漫不經心地點出自己是“最可憐的受害者”,為看似輕喜劇調性的全劇給出了一記現實的冰涼。過往類似的家庭劇多關注夫妻關係和家庭生存,孩子雖是不少爭端的焦點,但總體上仍以扁平化、附庸化的麵貌存在其中——鮮少會有作品真正在關注“人小鬼大”的子女的能動性。細細想來,朵朵身上投射出的幾乎是所有正值“焦慮”的新生家庭在“養兒育女”問題上的真實寫照:善意單純、偶爾撒謊;成績中遊、不抗拒努力;有憂有慮,對成長的世界充滿困惑。考試不及格不敢告訴媽媽,想養狗不敢告訴媽媽,看一場演唱會更不敢告訴媽媽……本都是小事,孩子眼中卻比天大。好朋友要出國,朵朵為這一場“小別離”考試發揮失常,大人的世界則是條件反射般的質問:“別人出國關你什麽事?”可在孩子的心裏,朋友怎麽會是別人?夥伴是孩子心中幹淨又重要的意義。遺憾的是,“急於求成”的中國家庭大概很少自知。
《小別離》講的是身為孩子的不易,這是告別孩子身份並不久的我的共情之處——也許家庭教育的問題遠不像劇中呈現的如此簡單粗暴,也會有更多非結構性因素攪動其中,可這恰恰是容易被人們所忽視的視角:為了“抵達”,有“犧牲”的是家長,付出“代價”的也有孩子。一句“都是為了孩子好”,以愛之名卻也綁架了孩子本該從容成長的自由。
當然,如果停留在這裏,那全劇的構造還算不上高級,無非是對於既存家庭教育的普遍性問題進行了一次蜻蜓點水式的映射。該劇事實上在探討的核心是當前較熱的社會現象之一——“低齡留學”。注重家庭觀念的外國人似乎很難理解中國父母的“狠心”,而這部劇便將這種複雜又糾結的愛進行了剖析。為什麽要出國?為出國要不要砸鍋賣鐵?成長中的孩子如何看待“背井離鄉”?該劇講述了剛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突如其來地迎接各式各樣的“別離”。可“別離”從來不小,劇中借出國留學的由頭講了太多需要勇氣去擔當的“難處”:與自己的別離,與感情的別離,與青春的別離……這對於家長,很難,對於孩子,更難。
編劇曾在訪談中提及,人世間的愛都是“下行”的,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愛子女多過愛父母。《小別離》將心比心,是想讓大人們設身處地去回首青春期的確幸和困頓,進而更好地理解子女;也令尚在青春期的不安少年重新審視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大人也好,孩子也罷,大概都能在其中有所移情,甚至有所反思。
劇中展現的三個家庭也構成了兩組“相映成趣”的結構關係:一組是富人、中產和平民的階層對照;一組是學渣、學酥和學霸的學力對照。兩組關係分別被套在大人和小孩的“終極困惑”之上。電視劇試圖盡可能地指涉現實生活中的家庭生存麵貌:富人送孩子出國不在話下,卻始終有著難與孩子暢通交流的溝壑;中產和他們成績平庸的孩子一樣彷徨而猶豫;平民的孩子成績優異,卻總是為出國所需的“五鬥米”折“腰”。這些頗有意味的反差雖未必有絕對的普遍性,但這種想象生產看似給低齡留學潑“冷水”,也是給新生家庭成長困境的一盆“冷水”,更是給一哄而上的某種社會生態的一盆“冷水”。
劇集給出的宣傳語是“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看似深情款款的話語背後,反令人讀出一絲自嘲。天下子女總有一天會“走出”家庭,在中國的文化傳統視野下,“父母在,不遠遊”,《小別離》談的是教育和成長,其實影射的是某種情感越發匱乏的社會焦慮。
觀劇過程中時不時會心一笑,還有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心酸吧。
《小別離》:應試教育的高級黑
觀看《小別離》時的情緒是複雜的。
作為無數循規蹈矩走過多年應試教育中的一員,我對《小別離》清新外殼下裏藏匿的“高級黑”頗為感同身受。聚焦“教育”和“成長”的議題,於我這樣一個處於後青春期的觀眾而言,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青春劇了。
相比國劇市場裏不勝枚舉的以兩性關係為紐帶的家庭劇,《小別離》將矛盾重心挪到了孩童身上,也回歸到了中國式家庭的核心命旨上——下一代的問題可能是絕大多數中國家庭問題的隱性落點。借由出國留學、應試教育、青春期困惑等社會熱門話題,帶出了正處於劇烈轉型期的現實社會在某一層麵上的“畸變”。故事裏三個家庭中三位個性迥異的子女,何嚐不是這一代又一代背負了更多家庭壓力和社會期待的少年們的縮影?
劇中似曾相識的橋段,對於總被貼上“垮掉的一代”標簽的九零後甚至零零後大概並不陌生:
“進不了重點高中,就進不了重點大學,進不了重點大學,你等於是這輩子完了。”
“你說什麽閱讀理解、完形填空,什麽拋物線、反比例函數,多數人學過之後全忘了,可為什麽還得學?因為考場是血淋淋的戰場。”
“中考是‘一分一操場’,差一分就被甩到幾百名開外。”
需要承認的是,國內殘酷的教育機製向來為無數家庭所“警惕”,分數成為衡量成長價值的唯一標準,“重點”亦是家長的最高期許——它沒錯,這是社會大環境的要求使然;它也有錯,這讓中國式的成長各有各的不同陰影。台詞越熟稔,現實的刺痛也就越深切。縮影在《小別離》中的,是不斷被社會和家庭所異化的教育,它使人不快樂,卷入其中的所有人追求著找不到意義的意義。
《小別離》仍延續了“虎媽貓爸”式的中國新家庭標配來結構這一組人物關係,海清飾演的文潔是新時代女性典型代表,工作上雷厲風行、生活上一絲不苟,對待女兒幾乎將其視作自己的翻版,傳統視野裏的母性光芒幾乎覓不得蹤影,母女大戰時常一觸即發。唯有依靠黃磊飾演的方圓在其中不斷充當黏合劑,才能維係家庭的穩定與和諧。在這樣的“水深火熱”中,劇集一開始便從女兒朵朵的獨白中漫不經心地點出自己是“最可憐的受害者”,為看似輕喜劇調性的全劇給出了一記現實的冰涼。過往類似的家庭劇多關注夫妻關係和家庭生存,孩子雖是不少爭端的焦點,但總體上仍以扁平化、附庸化的麵貌存在其中——鮮少會有作品真正在關注“人小鬼大”的子女的能動性。細細想來,朵朵身上投射出的幾乎是所有正值“焦慮”的新生家庭在“養兒育女”問題上的真實寫照:善意單純、偶爾撒謊;成績中遊、不抗拒努力;有憂有慮,對成長的世界充滿困惑。考試不及格不敢告訴媽媽,想養狗不敢告訴媽媽,看一場演唱會更不敢告訴媽媽……本都是小事,孩子眼中卻比天大。好朋友要出國,朵朵為這一場“小別離”考試發揮失常,大人的世界則是條件反射般的質問:“別人出國關你什麽事?”可在孩子的心裏,朋友怎麽會是別人?夥伴是孩子心中幹淨又重要的意義。遺憾的是,“急於求成”的中國家庭大概很少自知。
《小別離》講的是身為孩子的不易,這是告別孩子身份並不久的我的共情之處——也許家庭教育的問題遠不像劇中呈現的如此簡單粗暴,也會有更多非結構性因素攪動其中,可這恰恰是容易被人們所忽視的視角:為了“抵達”,有“犧牲”的是家長,付出“代價”的也有孩子。一句“都是為了孩子好”,以愛之名卻也綁架了孩子本該從容成長的自由。
當然,如果停留在這裏,那全劇的構造還算不上高級,無非是對於既存家庭教育的普遍性問題進行了一次蜻蜓點水式的映射。該劇事實上在探討的核心是當前較熱的社會現象之一——“低齡留學”。注重家庭觀念的外國人似乎很難理解中國父母的“狠心”,而這部劇便將這種複雜又糾結的愛進行了剖析。為什麽要出國?為出國要不要砸鍋賣鐵?成長中的孩子如何看待“背井離鄉”?該劇講述了剛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突如其來地迎接各式各樣的“別離”。可“別離”從來不小,劇中借出國留學的由頭講了太多需要勇氣去擔當的“難處”:與自己的別離,與感情的別離,與青春的別離……這對於家長,很難,對於孩子,更難。
編劇曾在訪談中提及,人世間的愛都是“下行”的,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愛子女多過愛父母。《小別離》將心比心,是想讓大人們設身處地去回首青春期的確幸和困頓,進而更好地理解子女;也令尚在青春期的不安少年重新審視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大人也好,孩子也罷,大概都能在其中有所移情,甚至有所反思。
劇中展現的三個家庭也構成了兩組“相映成趣”的結構關係:一組是富人、中產和平民的階層對照;一組是學渣、學酥和學霸的學力對照。兩組關係分別被套在大人和小孩的“終極困惑”之上。電視劇試圖盡可能地指涉現實生活中的家庭生存麵貌:富人送孩子出國不在話下,卻始終有著難與孩子暢通交流的溝壑;中產和他們成績平庸的孩子一樣彷徨而猶豫;平民的孩子成績優異,卻總是為出國所需的“五鬥米”折“腰”。這些頗有意味的反差雖未必有絕對的普遍性,但這種想象生產看似給低齡留學潑“冷水”,也是給新生家庭成長困境的一盆“冷水”,更是給一哄而上的某種社會生態的一盆“冷水”。
劇集給出的宣傳語是“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看似深情款款的話語背後,反令人讀出一絲自嘲。天下子女總有一天會“走出”家庭,在中國的文化傳統視野下,“父母在,不遠遊”,《小別離》談的是教育和成長,其實影射的是某種情感越發匱乏的社會焦慮。
觀劇過程中時不時會心一笑,還有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心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