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炒作中企控製英國能源 擔心中國切斷石油供應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孫微 環球時報記者 郭孝偉】“中國正一點點控製英國的能源供應”,24日,這一話題突然成為英國媒體炒作的焦點。《泰晤士報》23日分別刊登報道和社評,稱中國國有企業已然成為蘇格蘭北海油田的最大開采者,“北京在英國敏感行業的利益應該被仔細監督”。英國《每日郵報》和《每日鏡報》24日跟進,渲染稱“中國對英國的戰略控製令人擔憂”,並扯上被英國新政府暫停的欣克利角項目。複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2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英國媒體的這種說法到底是不是官方聲音,是否代表著英國對外政策的改變,還需要觀察。
“中國控製北海油田開采,國企鑽井平台被稱作戰略武器”,《泰晤士報》23日報道稱,“中海油所擁有的尼克森石油公司(Nexen)在北海油田每天開采大約20萬桶原油,超過北海油田總產量的10%”,“這同時意味著,去年英國將20億英鎊的稅收減免都給這家中國國有企業”。而事實是,尼克森石油公司是加拿大石油運營商,一直在英國北海油田有業務,2012年經加拿大政府批準,被中海油收購。該報道還稱,中海油在十年前試圖收購美國石油公司時,曾因“國家安全問題”受阻。而中海油2012年收購占有北海油田大量股份的尼克森時,卻沒有在英國受到任何掣肘。報道稱,2012年時,中海油公司高管將在南海的深海鑽井平台稱為“移動的國家領土”和“戰略武器”。
《泰晤士報》引述英國布裏斯托大學國際發展學教授亨德森的話分析稱,北海油田的收益減少,石油生產成本越來越高。盡管原油價格從2014年的約115美元一桶跌到當下的約50美元一桶,然而中國的策略似乎並不受影響。“外國石油公司將大量資金投入到並沒有特別明顯經濟收益的地區,讓人生疑:中海油參與北海石油很有可能是為了提高其軟實力。”該專家稱,“這可能是提振中國公司在歐洲範圍內開展業務中合法性的總體戰略的一部分。”
“令人恐懼,中國正暗地裏一點點控製英國的能源供應”,《每日郵報》24日以此為題刊登資深財經評論員布魯默的文章稱,北海油田現在已成為沒落的資產,但對於很多在戰後長大的英國人而言,北海油田的發現和在撒切爾時代的迅速發展,可以說是“上帝的恩賜”。它讓英國經濟現代化,減少對煤炭的依賴。文章稱,即便在今天,北海油田也為英國經濟每年提供高達350億英鎊的收入,是英國的主要雇主。但是隨著英國石油巨頭BP、殼牌等公司逐漸減少昂貴的北海石油生產,外國公司開始介入。“中國控製英國國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的風險很高。如果兩國外交上有分歧,中國可能會切斷對英國的能源供應,英國的能源獨立將受到損害,行業生產和工作機會也會受到影響。”
《每日鏡報》24日援引“英國情報機構警告”稱,中國成為北海油田最大的石油運營商,中國對英國的戰略控製令人擔憂。一名前英國情報官員表示,英國最近幾年對中國失去很多權力,“中國現在可以威脅切斷石油供應從而在談判中獲益,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
據BBC報道,《泰晤士報》23日發表社評呼籲“北京在英國敏感行業的利益應該仔細監督”,並建議英國效仿美國,設立委員會監管所有涉及國家安全問題的外國投資。該社評稱,現代世界的戰略平衡已經不再僅僅關係到彈道導彈、航空母艦和戰鬥命令,“癱瘓敵手經濟的能力,幹擾國家能源和運輸基礎設施的能力,在未來戰爭中讓敵對強國領先幾步。因此當中國在整個歐洲大規模收購的政策將眼睛盯上北海時,保持警惕是應當的。”不過文章也承認,大部分中國的收購行動都是健康貿易關係的反映。“今年上半年,中國購買了37家德國公司,根本沒有人覺得驚訝奇怪。隨著中國經濟放緩,中國公司到歐洲和美國尋找機會。”
《泰晤士報》23日的報道還提及被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暫停的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稱中國對英國能源基礎設施感興趣令安全領域專家擔憂。社評稱,“梅首相在向北京開放核工業的問題上保持謹慎,同樣正確。這樣的謹慎態度應該延伸到所有中國戰略收購。北京將在下月的G20峰會上要求欣克利角核電站的答案,首相應該要對方耐心點。中國批評說這是保護主義,她應該抵抗住。”
丁純2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英國政治正處於調整期,嚴格來說,目前英國政府還屬於“危機內閣”。實際上,即使在中英關係最好的時候,也始終有一些勢力或者是一些看法,把中國看成是威脅。隻不過卡梅倫政府時期,希望與中國主動交流的看法占了上風。現在當英國政府政策調整時,原來那些指責與中國走得太近的聲音又出現了。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馮仲平對《環球時報》表示,英國國內對華態度有務實派,但也有要求不能因經濟利益和中國走得太近的勢力。梅政府上台以來,這一派不斷炒作“中國威脅”,企圖改變上屆政府的務實合作政策。但總的來說,與日本、美國相比,英國或歐洲國家把中國崛起當作發展機遇。在對華投資政策上,英國也是對中國投資最開放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