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北上廣為何同提“功能疏解”、“建設城市副中心”?

(2016-08-23 18:54:15) 下一個

          北上廣為何同提“功能疏解”、“建設城市副中心”?


  新京報快訊(記者沙璐)《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8月22日起啟動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公示。今年以來,已有廣州、廈門、南京、合肥、濟南、蘇州等多個城市的總體規劃獲得國務院批複。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發展和規劃中,均同時提出了功能疏解、建設“城市副中心”等內容。

  一線城市推動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

  上海城市總規(草案)提出,到2040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圍繞這些核心功能,規劃表示,將有力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逐步推動城市非核心功能向郊區以及更大範圍疏解。同時加強長三角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推動錯位競爭、優勢互補。

  事實上,“功能疏解”的表述近年來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發展和規劃中屢被提及。

  盡管北京新版城市總規尚在編製中,不過在北京市“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已明確提出,今後五年疏解非首都功能要取得明顯成效。其中,四環路以內區域性的物流基地和專業市場調整退出,部分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機構、行政企事業單位有序疏解遷出。大力推進城市內部功能重組,促進人口合理分布,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廣州市“十三五”規劃綱要也提出,疏解非中心城區功能,抑製高強度開發,適當降低居住比例,結合分工協作和功能多元的城市公共中心和專業中心,推動商業、辦公、居住、生態空間和交通樞紐的合理分布和綜合利用開發,引導人口、交通、製造業向外圍城區疏解,緩解“大城市病”。

  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屠啟宇表示,功能疏解是發展的需要,中國一線城市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因為空間有限,不可能不停地添加新功能。這種情況下要有增有減,對於城市空間也是合理的。同時,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有些曾經是核心功能如北京首鋼、上海寶鋼,都曾是城市的支柱,甚至代表城市的科技高度,但現在可能不符合城市的發展方向。

  上海市發改委巡視員王思政在8月2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做好疏解非核心功能,關鍵是要把上海的核心功能做強。“在過去這麽多年發展當中,一個城市各種功能都是需要的,在做的過程當中,這個不能丟、那個不能丟,客觀上可能形成了有時候主業、核心的功能不是很突出。”

  北上廣建設“城市副中心”卻不盡相同

  上海城市總規(草案)中還提到,在“主城區-新城-新市鎮-鄉村”組成的市域城鄉體係下,搭建由“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地區中心、社區中心”構成的城市公共活動中心體係。其中的城市副中心,是麵向市域的綜合服務中心,兼顧強化全球城市的專業功能,包括9個主城副中心、5個新城中心和2個核心鎮中心。

  除了上海,北京、廣州也都提出了要建設城市副中心。《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提出,要形成“一個都會區、兩個新城區、三個副中心”的多中心網絡型城市空間結構。三個副中心則指花都、從化、增城,通過提升綜合服務功能,承接都會區人口和功能的疏解,輻射帶動鎮、村整體聯動、共同發展。

  除此之外,近日舉行的廣州市委十屆九次全會提出,要把南沙新區建設成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樞紐、珠三角匯集高端要素的先導區、廣州城市副中心。

  屠啟宇表示,超大規模城市,單中心對通勤、購物的有效利用是不合理的,很多城市病都由此引起。現在普遍接受的大城市結構應該是副中心結構,甚至是組團式的,這也是這些一線城市共同采取的應對策略。

  屠啟宇認為,上海關於副中心的布局觀念應該是比較理想的,為多中心概念,不是一中心、雙中心,這些城市副中心都要承擔“卓越全球城市”的特定功能。同時,上海的副中心是分層的,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不僅由中心城負擔,還包括多個副中心,分布更為均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