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人生如戲,請給我好一點兒的演技

(2016-02-02 17:56:25) 下一個

人生如戲,請給我好一點兒的演技
在日本坐電車,時間久了發現一個與國內不太相同的風俗,就是不能讓座。大約是低調習慣了,日本的老年人和孕婦都不大希望自己成為受人矚目的弱勢群體,被照顧和謙讓總會感到尷尬。

有次與朋友一同乘車,過了兩站,上來了一位老人。

這位老人的年紀實在是太大了,拄著拐杖,須發皆白,身體幾乎駝成了90度。周圍的人都無動於衷,我渾身難受,如坐針氈,隻好使勁拉了拉朋友的衣袖,問他怎麽辦。

他想了想,說:‌‌“我們幹脆裝要下車,給他讓座吧。‌‌”

我覺得這個主意好,於是老人走過來的時候,我們站起身,向他點頭致意後走開。

眼看老人坐在了位置上,我舒了一口氣。剛在車門旁站定,朋友便使勁拉我一把,我不明就裏,懵懂地被他拽著下了車,‌‌“你幹嗎?怎麽真的下車了?‌‌”我不解。

他小聲說:‌‌“站在車上,老人和其他人總會看到我們的,不如幹脆下來。‌‌”

我笑他:‌‌“你還真誇張!不過是心知肚明的事情,演戲而已嘛。‌‌”

他認真地搖頭:‌‌“既然選擇不讓老人尷尬,就不要留下任何尷尬的可能性。演戲也要好一點兒的演技,才算是真正的成全啊。‌‌”

深冬,去黑龍江朋友的家中過春節。給老人拜年時,朋友‌‌“撲通‌‌”一聲跪倒,把我嚇了一跳。

然後眼見他虔誠地全身伏倒,向笑得合不攏嘴的老人咣咣磕了幾個頭,一點兒都不放水,額頭都明顯紅了一塊。

拜完年後我偷偷問他:‌‌“幹嗎那麽賣力?‌‌”

他說:‌‌“我們這裏都要這麽磕頭拜年,磕得輕了老人會不高興,別人也會說你沒家教。‌‌”

我說:‌‌“孝順不一定要體現在磕頭上啊。工作順利,往家裏拿點兒錢,平時多陪陪老人... ...都能體現心意不是嗎,何必非要形式主義?‌‌”

他笑笑,說:‌‌“人老了,錢反而沒那麽重要了,有時候在乎的就是那一點兒儀式感。你表現得重視,他就高興。‌‌”

他又說:‌‌“就算哄,也要哄得像那麽回事。老人雖然老了,是不是敷衍還是看得出來的。‌‌”

去聽一位演講大師的授課,他說,討人喜歡大都體現在說話的細節上。

比如,不要說‌‌“謝謝‌‌”,要說‌‌“謝謝你‌‌”,不要說‌‌“抱歉‌‌”,要說‌‌“真的對不起‌‌”。

想想還真是這樣,加了幾個字,聽起來就更具誠意。

大學時看《美麗人生》哭得一塌糊塗。那是個幸福又不幸的故事:集中營裏,為了保護兒子,父親導演了一場浪漫而殘酷的遊戲美夢。他告訴兒子隻要遵守規則,攢夠1000 分就能贏得坦克並回家。最後兒子躲在櫃子裏,父親從他的麵前帶著笑容大步走過。

兒子始終記得父親告訴他的話,不能出去,出去就得不到坦克。

父親的表情和語氣那麽認真,他相信了。電影裏的兒子即使長大以後,也會擁有更加健全、樂觀和積極的心態。

為了你在乎的人,彩衣娛親也是雅事一樁。為了在乎你的人,又何妨當一次高規格的影帝。

不會有誰關心戲份真假,隻關心演得投不投入。

想要你仔仔細細畫一個餅給我,哪怕虛幻如泡沫,也能感到四周洋溢的香甜與充斥的飽腹感。因為你認真了,因為我投入了。因為那是你給我的,而我愛著你。

人生如戲,請給我好一點兒的演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