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想半天

文筆不怎麽樣,寫些什麽呢。。。。。。
正文

關於網絡上一些網友的發言

(2016-05-16 16:27:02) 下一個

關於網絡上一些網友的發言

以文學城為例,很多網友在辯論時指責對方從中宣部/中情局等拿錢發帖,還有人給對方扣上地主後代、貪官家屬等帽子。然而這些指控大多沒有確鑿證據。即使有確鑿證據,它們也不能作為支持自己及反駁對方觀點的論據(當然如果討論的主題就是某某是否拿錢發帖一類除外)。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網友們最多可以表達對對方的懷疑(我認為即使是表達懷疑也應該以比較充分的反駁對方觀點的論據為前提)。

還有人會說對方被洗腦了,然而被洗腦程度與持有的觀點並沒有直接聯係。除非討論的本身就是某群體更容易被洗腦一類的主題,這項指責同樣不能作為支持自己及反駁對方觀點的論據。

還有些人發言有時表達類似“敵對勢力上竄下跳說明我們做對了”的情緒。但是如果上竄下跳僅指對立觀點,這樣的話,有人反對就是上竄下跳,就是我們對了,不反對,說明對方被駁得啞口無言,還是我們對了。按這個邏輯,有這種想法的人就是永遠都對,觀點不可被挑戰。如果上竄下跳指的是一些人發言素質低,我們可以對他們的發言方式表示批評,但發言素質低不必然意味著這些言論表達的觀點是錯誤的。

有些網友看見有人批評所在國就喊“不喜歡就滾回中國”一類的話。然而批評一個國家的某些方麵甚至幾乎方方麵麵都不能說明此人不愛這個國家。愛國指的是愛這個國內的土地和民眾;愛國的含義應該是想著讓一個國家發展的更好並付諸行動。即使有些人真的不愛他們所在的國家,我們也不要輕易說他們口是心非,賴著不走之類的話。因為他們很多人已經在當地紮下跟,再移居中國又要考慮重新開始的困難。

有些帖子裏含有罵人的內容,發此類帖子的行為尤其不應被提倡。我認為人們之所以發此類帖主要是因為有些人覺得自己的發言所表達的觀點是真理,因此有權“教育”發表包含與其觀點不同的發言的人。然而實際上,我們作為人,沒有誰是全知全能的,人們堅信為真理的觀點不一定是正確的。假設某人的發言所表達的觀點確實是真理,此人也不應該辱罵他人,隻有靠論據才能說服別人。有些人在網上謾罵是因為有人對他們出言不遜,從而想要反擊。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譴責謾罵的行為而不是和一些人對罵。還有些人純粹是以在網上罵人作為一種發泄渠道。對這些人我隻能說網絡發言的作用是增進交流,希望他們能利用其它更合理的發泄渠道。

最後我要聲明一下,雖然我在這篇文章中舉了文學城為例子,但是這並不表示上述現象(及類似現象)隻存在於文學城,很多其它網站的一些發言也存在此類問題。

歡迎討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wenxueOp 回複 悄悄話 網上辯論常用技巧(損招):
- 雙重標準。此計適用範圍可上至大國,不愧#1好用適用常用。
- 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管中可窺豹,不妨管中窺牆可知是大酒店或是大廁所。
- 人參公雞=人身攻擊。若辯友是爛人,其言論自然煙消雲散,哪裏要什麽 就事論事。
- 深挖曆史,墨汁上身不許洗刷。
- 猜測人心,網路讀心術。對方辯友,你趕緊證明一下你心裏沒有XX啊,證明一下故事中人裏沒有XX啊?
- 納米級高科技,多個馬甲。
- 不用負責: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隔岸觀火,唯恐火勢不旺。
- 不用負責:反正曬腦殘、偏激、粗魯,都無人能知是否互聯網上一條狗,以後或是AI機器狗 :-)

不過,網路隻是舞台,甲方乙方表演固然重要,更重要的還有台下的觀眾。
演員的真表演,也可能是真的“惡”表演哦。
希望觀眾有雪亮的眼睛,觀眾有不斷學習提高的意願和能力 -- 莫要隻怪演員,觀眾受眾也負些責任,所以希望或許成空。
LaBrisa 回複 悄悄話 生活中也可以不假嗬,並不覺得太難。
對城裏某些證據及論證過程都欠奉卻口出惡言的評論,也是很不習慣。
LaBrisa 回複 悄悄話 生活中也可以不假嗬,並不覺得太難。
對城裏某些證據及論證過程都欠奉卻如口出惡言的評論,也是很不習慣。
低智商豬頭 回複 悄悄話 網上ID什麽都是假的,卻表達最真實的自己;生活中什麽都是真的,卻言不由衷虛假的存在。真的也是假的,假的也是真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