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納粹武備”觀後感談到中國如何軍備

(2020-09-08 15:16:42) 下一個

在中國的類似youtube的Bilibili上看了美國國家地理拍的三季“Nazi megastructures",權當意譯為”納粹武備“吧。看完後,讓我理解了很多武器的原理,特別對一個國家的軍備建設,有了個比較生動的context。以下,簡單介紹一下觀後感,並就此分析一下當下中國的軍備的情況。

把美國譽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我是一直不服的。但看了這部”納粹武備“,更加強我的看法。至少在二戰中,美國在技術上並不比德國先進,雖然毫無疑問比日本要先進得多。能打敗德國,確實是靠了俄國的血和美國的工業,而且同盟國最終還是依賴數量,而不是質量取勝的。

從本片來看,希特勒不是個不學無術的獨裁者,他不但非常知人善任,而且本人非常愛好科技,也有很淵博的科技知識和能力。是他敏銳地覺察了軍事發展的方向,破格提拔主張閃擊戰的古德裏安,讓其主持軍事改革,並依據古德裏安的要求,組織了各種的兵器的研究和生產。希特勒具體地參與了很多兵器的設計,定型和生產,甚至自己設計過圖紙,在不同意見紛爭時,他能認真聽取各方意見,最後乾坤定奪,他的大多數決策都是正確的。

二戰剛發動時,德國已有的武器相當管用,還有戰術的突然性。閃擊戰的特點,就是集中使用坦克,廣泛使用無線電通訊,協同空中打擊力量。坦克,步兵,空軍的無縫協同,連續不間斷的打擊,迅速擊潰了波蘭和英法。德國的武器,從步兵輕武器,如MG38通用機槍,到飛機,斯圖卡87,都有創新,並經受住了實戰的考驗。

德國在開戰前,就同時發展了很多新式武器,其中包括原子彈,彈道導彈(V2),巡航導彈和無人機(V1), 噴氣飛機,突擊步槍等。當希特勒認為戰爭可能很快就會勝利時,就集中資源生產已有的武器,將有些項目暫停了。

德軍在蘇聯遇挫後,希特勒意識到戰爭將是長期的。他首先決定在西線沿歐洲大西洋海岸建設防衛工事。這些工事耗費了巨大資源,但客觀上阻礙了英美從這些地點登陸的企圖,避免德國更早地進入兩麵作戰。其次,希特勒有先見地建設了大量地下或堅固的防空設施,以後在英美大規模轟炸下,德國能保持工業生產持續,還有所增長,與希特勒的未雨綢繆很有關係。

德國資源缺乏,無法承受同時針對蘇英美三大強國的長期的戰爭,要想取勝,隻有依靠神奇武器。這時候,希特勒同時開放了多個新項目。時間已經是1943年中,德國在蘇聯消耗了大量力量,已經處於守勢,而空軍也消耗待盡,無法抵擋英美的瘋狂空襲。就在這樣的形勢下,德國居然還能既保持住了常規武器的生產,運輸,訓練和裝備,也在多項新武器研究上取得突破,並達到量產,使用的狀態,確實是令人驚歎的。

V1和V2火箭研究成功時,盟軍已經在諾曼底登陸了。但其後的十個月內,德國成功發射了15000枚V1和3000枚V2, 造成了敵方30000餘人死亡。考慮到這是前所未有的技術,特別是V2彈道導彈,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解決那麽多技術問題,在猛烈的轟炸下生產出來,裝配起來,訓練和裝備,最後發射出去,真是不可思議。以後美國和蘇聯光是把V2結果重複出來,就花了好幾年,那還是有德國的資料和德國技術人員指導下的。

德國造出了可實用的噴氣式戰鬥機Me262, 新式長潛潛艇XXI型,並使用於實戰。這些都開創了一個時代,現在的飛機和潛艇都是延續著同樣的技術路線。德國也在二戰中首先造出了實用型的直升機。

輕武器方麵,德國也有了不少革命性的創新。如德國的Stg44突擊步槍,結合了步槍的準確性,衝鋒槍的速度,又比機槍輕便,成了未來統治步兵輕武器的AK47等突擊步槍的鼻祖。德國改進的空心裝藥的反坦克火箭”鐵拳“,成了未來RPG一類的單兵反坦克火箭的鼻祖。還有跳發的反步兵地雷,板狀的反坦克地雷,也是德國的發明。

德國在製空權上輸給英美,在坦克戰上輸給蘇聯。但從純技術角度,德國的飛機不比英美差,坦克也不比蘇聯差。德國過於考慮技術的先進,製作的精良,但戰爭最後拚的是量。德國的虎式坦克可以以一對十幹掉T34, 但德國一共就生產了一千多輛虎式,而蘇聯戰爭期間生產了五萬輛T34。技術的先進性隻有能抵消量的優勢時才有意義,就像虎式坦克,或能達到T34類似的生產量,或生產量小,但有原子彈的威力,那才有意義。

對比當前,中美對峙已成定局,但別想當然地覺得這一定是冷戰。當時蘇美一直保持冷戰,是因為蘇聯具有MAD(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的能力,中國並沒有MAD的能力。而地緣政治,意識形態等方麵,中國比當時的蘇聯更差。要說到自力更生的能力,蘇聯可是什麽資源都有,什麽技術都會,還有一大堆盟國,甚至包括印度這樣的民主國家(冷戰中,印度始終是蘇聯的盟國,而中國反而長時間是蘇聯的敵人,美國的盟國)。原來認為美國在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是兩國關係的定海神針,現在看來非也,脫鉤對美國來說,並不是什麽天大的事。

別以為美國不會滅了中國。如果美國覺得進攻中國利益極大,損失極小,它為什麽不?如果以反共為名,一半的中國人都不會反對,當然,竊以為,反共的結果如果是中國的失敗,不損害中國人的利益是不可能的。就像德國被打敗了,德國的領土被割去,祖祖輩輩住在波蘭的德國人就要背井離鄉。如果中國敗了,崩潰了,新疆獨立了,那住在新疆的漢人就得背井離鄉了。因此,讓我們立足於中華民族的利益,從軍事的角度,考慮中國該如何軍備才能保證在未來的軍事衝突中有還手之力!

美國如果進攻,不太可能以全麵入侵的方法。最有可能的方法,是通過封鎖製裁造成中國的經濟困難,煽動起內部不滿;通過承認台灣,而中國政府不敢幹預激起中國人民對中共不滿;在南海挑起事端,使得中國海軍失敗,打擊中共的威信;讓中國和印度衝突,美國和印度一起封鎖印度洋航路,影響中國的能源安全。

因此,從軍事角度,中國需要具有以下幾個能力:1,圍困台灣,並有嚇阻美國和日本援助的能力。2,保證在印度洋護航的能力。3,能嚇阻美國在南海攻擊的能力。4,有限對美核報複的能力。

以反艦彈道導彈為核心的反介入武器是中國目前軍備的重中之重。從最近向南海試射的反映來看,美國的評價認為中國反艦彈道導彈係統可能具有實用性。彈道導彈重入後製導的技術近幾年有了很大發展,中國有了北鬥係統,隻要能定位航母,導彈從發射到抵達用時不到十分鍾,航母的位移不會很大,如果能多發同時攻擊,再加上潛艇,巡航導彈等聯合攻擊,分散掉航母防守力量,亂中取勝還是可能的。因此,需要大力生產足夠的導彈,並加強演練,威懾美國,並在一旦美國企圖在南海或台灣挑事,有足夠數量用於實戰。

大力發展潛艇生產。中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海麵艦艇受到了第一島鏈的封鎖,無法出遠洋作戰。為了防止美國印度攔截通過印度洋的航船,中國需要用潛艇進行保護。中國需要在巴基斯坦,斯裏蘭卡,緬甸,伊朗等建立印度洋港口,避免通過美國能控製的馬六甲海峽。戰略潛艇通過印度洋港口深潛大海,對美國保持核威懾。

中國在科技能力上無法與美國相比,隻能以量取勝,因此無論導彈還是潛艇,都要保證成本相對低廉,容易生產,潛艇可以借鑒德國的狼群,以量取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pconline 回複 悄悄話 土共看似沒有可能勝或和的可能,大概率是敗!

習比毛差的遠,還無能幹如周公的人輔佐,一味耍愣,吃硬不吃軟是走不遠的

習還惜命,不敢主動用核武和美國換命,即便他敢,手下也不敢核彈美國,那是神風式的自殺!想活命,隻有刺殺政變搞習下台,大家才有活路,是不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