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

一個基督徒的信仰隨筆
正文

您渴慕公義的水果嗎?

(2025-04-12 15:29:57) 下一個

有一位小女孩在與鄰居小孩玩耍時,因被欺騙而輸了遊戲。她跑回家跟媽媽哭鬧說:“這不公平!”她守寡的單親母親無奈地流淚安撫她說:“女兒啊,這是一個邪惡的世界,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

(1)人的公平
人們往往將公平(也稱公義或正義)與政府懲治惡人或為受冤屈者伸張正義相提並論。例如,“反右”和“文革”的受害者認為八十年代初的平反是正義的回歸;1989年“六四”事件的受害者認為陳希同在1998年被定罪是正義的伸張;同情耶穌基督的人則認為,那些導致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猶太魔頭和羅馬士兵理應下地獄。
 
人們甚至因偶然的驚喜而將“公平”的稱號輕易獻上。例如,熱愛體育的中國人,因中國隊在2008年夏季奧運會上以金牌總數第一的佳績奪冠,便傾向於認為奧運裁判是公平的。而美國的少數族裔在奧巴馬當選總統後,也可能認為美國的選舉製度是公平的。
 
歸根結底,人們常以自身利益為尺度裁決是非:懲罰他人,自己獲益;卻少有人談論替罪或挽回之說。
 
(2)神的公義
公義是神眾多完美屬性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聖經敘述的核心主題之一。公義的神絕不以有罪為無罪。當帶領雅各的後代脫離埃及為奴之地,進入迦南應許之地時,他對埃及降過十災,包括殺盡當地所有的長子和動物的頭胎【1】;他也幾乎將迦南地邪惡的原住民滅盡【2】。因為所羅門王晚年的過失,神將以色列十二支派分裂為南北兩國【3】。而北國因曆代君王長期拜金牛犢,神讓他們被驅逐並失去家園;134年後,南國也因多位君王拜偶像而亡國,聖城與聖殿被徹底摧毀【4】。
 
公義的神有憐憫,不輕易發怒。他的怒氣短暫,而他的恩典卻長久【5】。他為受屈者伸冤,也報應驕傲的人。因世人都犯了罪,各行己路,按公義的法則,沒有人配得永生。然而,公義又慈愛的天父差遣他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為世人受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耶穌死後三天複活,好讓原本毫無盼望的亞當後裔,因信他而得救稱義,成為神的兒女。
 
根據《啟示錄》記載,終有一日,主耶穌將以誠信和真實之“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身份再臨,以公義爭戰並審判。到那時,所有死人都將按其生前的行為,站在公義的神麵前受審判。唯有名字記在耶穌基督“生命冊”上的人,才能進入與神同在的永恒天堂【6】。
 
這便是神完美的公義!
 
(3)基督徒的公義
神喜悅他的子民行公義。基督徒當常警醒禱告,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在生活中,基督徒應盡心管理生態環境與資源,公平交易,絕不剝削兒童、老人、婦女或弱勢群體。我們應始終堅持正直與誠信,以榮神益人為原則,遵紀守法,並努力建立一個公義而蒙福的國度【7】。若遭遇世人的逼迫,基督徒可以向神在地上設立的政府或民間權柄申訴【8】。
 
在主內,基督徒應當竭力追求聖靈裏的合一【9】,過聖潔的生活,熱心傳揚福音【10】。然而,需謹記不可自義【11】,即憑信主耶穌以外的行為稱義,以免墮入魔鬼的陷阱【12】。沒有人能靠自身的行為從神那裏賺取公義的冠冕【13】,因為人總是有瑕疵的,唯有神是完全公義的。神稱基督徒為公義的唯一原因,是因為我們在世時信耶穌基督【14】。這正是福音的奇妙真理。信徒應當努力遵行主耶穌的教導【15】,渴慕他顯現【16】,並尊崇三位一體神的聖名【17】。
 
(4)驕傲的陷阱
神不喜歡人驕傲。在先知以西結的時代,神通過先知曉諭患難中的選民:他將鼎盛時期的亞述比作黎巴嫩高聳入雲的香柏樹,連伊甸園裏的樹木也嫉妒它。但由於其心高氣傲,神通過邪惡的工具將其砍伐,把它和伊甸園中與其同流合汙的樹木一同拋下陰間。當時的埃及亦如沒落的亞述,正麵臨被伐【18】。
 
因常人皆有罪性,無論自認有罪還是自以為義者,都需要耶穌基督救贖的福音。罪犯需要,法官與警察亦然。因此,我們應當謙卑,因為我們是人,被神造的,如同他手中的粘土。成功時要頌讚他,急難時要求告他;跌倒時當求他饒恕,安穩時當感謝他。立誌成為伊甸園中高聳入雲的香柏樹,但要警惕驕傲的陷阱,遠離邪惡。正如耶穌基督在世時稱自己是真葡萄樹,基督徒是枝子【19】。我們雖可能無法如紅木般生長至百米高,卻能結出屬靈的果子,成為人們的健康食品。正如為祭司預備的麵油素祭是至聖的,我們在基督裏結出的果子也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20】。
 
結語
渴慕公義的人應追求真理、接受福音。成為基督徒後,許多人可能因傳福音而遭受逼迫,甚至為主殉道。但公義的神必賜給我們生命河的活水和生命樹的果實,使我們永不饑渴,得享永生。試想一幕:“在永恒裏,神的子民們在美好的新伊甸園裏聽從耶穌基督的分工,管理果樹、森林及生態環境;每棵樹是新天新地裏的一城一國。在那裏,沒有邪惡、死亡、悲傷,沒有爭鬥、爾虞我詐,沒有不公平。”
 
親愛的讀者,您是否渴慕公義的水果?若如此,就當順從聖靈的引導,信耶穌基督,成為天父的兒女。這樣,您必得享滿足的喜樂【21】。
 
注釋:【1】出埃及記7:14-12:30。【2】約書亞記1-24章。【3】列王記上11:1-13。【4】列王紀下17章,25:1-21。【5】詩篇30:5。【6】啟示錄19:11-16,20:12-15,21:27。【7】箴言14:34。【8】使徒行傳22:25,23:3,25:10。【9】約翰福音17:11,20-23;使徒行傳2:44-45。【10】提摩太後書4:7。【11】哥林多後書10:17-18。【12】約伯記32:1-2,35:8,40:8。【13】以賽亞書64:6。【14】羅馬書1:17。【15】馬太福音7:24-27,25:34-40;雅各書2:14-17。【16】提摩太後書4:1-8。【17】馬太福音6:9-15;出埃及記20:7;利未記24:16。【18】以西結書31:1-18。【19】約翰福音15:1-8。【20】利未記2:1-10;羅馬書12:1。【21】詩篇45:7。
 
金句:“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5:6)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麽呢?隻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6:8)
 
聖歌:“阿爸父” (葉邵家菁,2008),
這是天父世界” (萬山美貞譯,1934)。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