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現代通俗文學中的尊古現象

(2024-05-27 12:01:54) 下一個

當代仙魔小說中常見的手法經常將來自遠古時代的人物、器物、功法描述為最強大,最高明。成年人都知道並不是這麽回事,但讀多了可能會無形中受到這個觀念影響。我本人稱這種寫作模式為“尊古”。很多名著中也都有使用。比如說:封神演義,紅樓夢,甚至外國文學作品如魔戒,亞瑟王的傳說等。

但是,在大量的通俗讀物中充斥的“尊古”現象,其社會影響卻遠遠超出文學本身的藝術表現需要,已經對社會產生了潛移默化的觸動。

尊古,代表著崇尚傳統,以不變為好。而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傳統文化不斷受到現代化的擠壓,與現代化之間的張力不斷顯現。

盡管中華文化深深植根於傳統的尊重之中,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變遷,許多傳統觀念和實踐需要被重新審視和調整。與此同時,文學作品中流行的尊古風氣可能在不經意間強化了對傳統的盲目崇拜,從而對現代社會觀念和發展產生複雜的影響。

在現代社會中,傳統往往與創新、變革和進步的需求相衝突。尊重和保護傳統文化是必要的,但同時也需要批判性地審視傳統,篩選那些促進社會發展和符合現代價值觀的元素。

文學作品中的尊古手法,雖然能夠傳達對曆史與文化的尊重,但也可能導致讀者對傳統的盲目崇拜和固守。這種情況下,文學不再是對話和反思的工具,而是成為傳統不合理部分的傳聲筒。

在現代社會,傳統的重構和創新是不可避免的。文學作品應當成為這一進程的積極參與者,通過對傳統的批判性展現和重新解讀,引導讀者理性地看待過去,並從中汲取對當下和未來有價值的啟示。

文學作品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其在傳達傳統價值觀時應當更加審慎和前瞻。在尊古的同時,作品更應著眼於傳統與現代的對話,促進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