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8年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開始貿易戰,以及冠狀病毒疫情導致各國紛紛“閉關鎖國”,一些新聞提出“冷戰之後的經濟全球化將會就此終結”之說。那麽上述兩個全球事件,究竟是世界發展曆史上的“小插曲”,還是後人著作中的“決定性事件”?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資本主義,更廣泛的說 - 市場經濟是由利益驅動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降低經濟體係的運營成本,也會帶來利益的增加。這是“自然規律”。生產企業降低原料的開采成本,生產成本;銷售企業降低營銷成本,流通成本;金融企業采取讓資本更高效注入目的領域的手段;最理想化的情景是:社會經濟高度發達,人們獲取各種商品(物質與非物質)的成本越來越低,人們幸福感覺越來越強。
那麽全球化與此有什麽關係呢?全球化正是目前實現上述產供銷環節的最優解。商品設計,原料采購,零部件生產,組裝,運輸,銷售往往無法在一個地區實現。全球調度原材料、全球協調生產流程、全球流通分配,往往成為降低產品和服務成本的必要手段。
以最新的華為手機為例,零部件除了部分自給之外,分別來自全球日本、韓國、美國、台灣地區若幹家公司。華為積極在歐美建立研發中心、在越南、印度建立產品組裝廠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更積極利用人才與人力資源,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全球化不是某個“大佬”國家的資本家們設計的產物,全球化是人類社會對世界大戰達成共識、對持續的化學能源的利用和通訊條件的高度發展的產物,是社會與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
這樣看來,對抗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舉動,就代表著技術落後、原材料昂貴、生產成本高的商品。這樣的商品在全球市場上是沒有競爭力的,必定會被淘汰。今天努力提倡去全球化、製造業回流的某些人,也許短時間能夠利用強大的軍事實力和金融優勢達到某些目的,但長久來看是無法合理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優勢。人畢竟無法對抗自然規律。源自於內部資本的力量必定會激烈反抗,對抗行政製度對資本的限製。
在當前疫情的作用下,西方國家內部產生了一種呼籲:讓製造業回流到本國。這樣似乎就成了解救經濟滯漲和抗瘟疫產品緊缺的良藥。發達國家產業回遷,就算能夠搞到原材料、能夠有足夠的產業藍領工人、能夠順利地建設廠房最後把產品生產出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工程師隊伍和全產業係統。隻要中國能造的,那就是全世界成本最低的。這樣一來,發達國家產業回遷的配套政策必然會包括:提高進口關稅,好增強本國產品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不然《多收了三五鬥》的故事就會在西方國家上演。
但是,今天的世界的經濟貿易條約是建立在大致平等的基礎上的。哪個國家敢抬高對另一個國家進口關稅,另一個國家也一定會采取相應的反製。這種互相傷害的做法就是拚誰的市場更大。誰的市場大,誰的銷量就越大,就有越多的銷售收入反饋到產品研發生產投入的源頭上,進一步地提高產品競爭力。因此,閉關鎖國下的幸存者,這個世界上很可能隻有中國和美國,也許還加上印度。
對於中國來說,產品質量和成本優勢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再加上手中最大的王牌 --- 世界最大統一大市場,完全不應恐懼任何國家的限製全球化舉動。
相反,麵對這次新冠疫情,人類世界更應該加強各項合作。不僅僅是經濟合作,在全球環境、科技、衛健領域的合作也越發重要。包括信息共享、醫療用品的全球化配給等等。隻有全球化才能更高效解決全球的瘟疫危機。
作者保留版權
除非是采取計劃經濟的模式,否則是無法讓企業回流的,因為這些企業在自由市場下無法生存。
看看美國計劃經濟的典型軍工企業的效益就知道了,政府的投入是最大的,超過任何其他行業,但產值最高也不過就是全國產值的10%不到,這就是計劃經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