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人種之間有智力差異嗎?

(2018-10-31 12:47:25) 下一個

午餐時候有人提到了”亞洲人多聰明,黑人笨的事情“,並提到”哈佛教授的錄像“之類的”有力證據“。

要知道,越是多種族與多元文化的國家,提起種族間的優劣問題,就越需要小心謹慎。有些話”哈佛教授們“可以說,那是學術研討。但普通老百姓就不能亂說。搞不好被人利用了就被扣上”種族歧視“的帽子,無端惹禍上身。

有人會說:你這是在宣傳”政治正確“,明明我的親身經曆就是這樣的。孩子班級、學校裏麵就是這樣一種情況,一些族裔學習有困難是出名的,我們亞裔則不然。

我承認加拿大,包括美國的學校中的確存在上麵這種情況。但是,這是否是因為先天智力因素決定,目前還很難得出結論。目前的遺傳學也不支持這個觀點。所以說,不同於其它的”政治正確“,就這個觀點來說,我們目前堅持”政治正確“還是有科學依據的。

我準備由以下幾個方麵來談:

1. 有關什麽是智力的定義和測試

2. 進化論是否支持”智力“因素

3. 人類種族分類學

4. 人類智力水平的研究方法

首先,什麽是智力?學得快、理解力強、記得牢、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 我們似乎很難概括智力的本質。同時,對於智力的度量方式 - 智商測試,人類至今也沒有形成一個完全科學化的標準。雖然經過教育、心理學家不斷改善,但仍然受到諸如語言、文化範圍、組織者主觀態度、測試內容等等因素的影響。對於一定範圍內的測試者來說,現今的智商測試能夠給出一個較為準確的結論。但目前也沒有一項測試方式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有一個現象是普遍性的,使用不同方式測試一個人的智商,所得的結果應該是大致相同的。

從進化論來看,智力水平可能是遺傳選擇中的一項因素,但絕非主要因素。其它因素,包括消化食物能力、力量、速度、靈巧度、抗病能力在原始的自然環境下,都要比智力因素重要得多。並且至今為止,遺傳學家們也沒有徹底搞清楚為什麽偏偏隻有智人這個分支進化出了與身體比例超大的腦容量。要知道,在腦力活動高峰時期,人類的大腦要消耗身體提供的50%以上的能量。這從自然選擇來看,這對生存得不償失的。

從統計學、包括每個人的親身經曆來看,遺傳因素對智力的影響很大。如果父母都很聰明,那麽孩子通常都會更聰明。陶哲軒父母智商據說都在180以上,陶哲軒本人在220-230之間,當然還有好多其它的例子。於是,有人根據統計學的數據,判定50%的智力因素是由遺傳決定的。也有人指出這個結果很武斷、粗暴,因為沒有內在的生物學機理可以解釋這個現象。

智力的表現是受許多很複雜的因素影響,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後天的因素。可能不僅僅來自於父母遺傳特殊的大腦結構和神經組成。包括“讀書習慣”、“學習的欲望”、“專注力”等等,都可能不僅僅源自於後天的培養,現在也有說法它們與遺傳有關。至於後天不同階層家庭所提供的營養衛生條件和教育資源,對智力的影響就更顯而易見了。舉一個有趣的例子,我曾看過一篇paper,裏麵提到如果父母是喜歡讀書的近視眼的話,雖然很可能將近視眼的眼球形狀遺傳給下一代,但同時孩子也可能繼承父母遺傳的“閱讀習慣”。這不可不說,塞翁失馬、禍福同在。

古人對世界本質的認識局限於“眼見為實”的階段,他們認為“金木水火土”就是世界的五種本源,直到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問世(當然現在人類的認識更加深入了)才顛覆了前人的認知。很多人的自然科學知識,自中學畢業後就很少更新,對自然界事物的分析也一直停留在幾十年前的階段。如果你對人種的區分還處於白人、黃種人、黑人、棕色人種的概念,那麽你的觀念還處於19世紀。很遺憾,中國20年前的中學教科書在這一點上仍然處於19世紀的水平。

安省科技館裏麵有一個很著名的示例:三位年輕人,兩黑人一位白人。但從基因對比上,一位黑人與白人青年的基因卻更加相似。這個例子表示出,從遺傳學上,由於基因分析的引入,科學家從DNA層麵對人種重新劃分。首先,非洲人呈現了世界上最大的基因多態性,不同種族之間差異非常大,同時種族內部的基因差異也很大。這麽說,任意兩位Bushman人之間的基因差異,很可能比黃種人與白人之間的差異還要大。所以,新的種族分類原則是這樣的:Bushman人群A、Bushman人群B、俾格米人群A、俾格米人群B、...其它非非洲人類(白人、黃種人等等都屬於這個分支內部的下一級分支)。當然,上麵這個分類也屬於目前流行的人類分類學說之一。

人類外在膚色不同是由皮膚中的黑色素水平決定的。黑色素分布主要受到地理位置的影響。赤道地區的人類需要大量黑色素去避免陽光中的紫外線危害,於是進化出較黑的皮膚。至今為止,沒有任何權威論述表明黑色素與智力有關。相反,不同黑人之間的遺傳區別非常大。我記得有一隻非洲種族相貌與亞洲人非常相似。後來通過遺傳學分析,發現他們是幾千年到萬年前由亞洲遷徙回非洲生活的亞洲人。但是這個族裔因為環境的變化,在熱帶地區又重新演化為深色的皮膚。

一般人總喜歡以自己或者身邊的例子為樣本來判斷。但嚴格說來,這並不是一個很科學的方式,個例總是有局限性。僅僅基於統計學的科學分析,屬於初級科學,並沒有揭示事物的本質。僅僅基於統計學的研究結論,沒有生物學、遺傳學、社會學等等的深入分析,之後被打臉的可能性很大。毋庸置疑,人與人個體間的智力水平是有差異的,並且呈正態分布。但如果把範圍擴大到兩個人群之間對比,甚至兩個種群之間對比,就要涉及到更為複雜的因素。測試的方式、文化因素、教育資源等等,即使是在平均值差異比較大的情況下,也很難確定哪一項是決定因素。

現代遺傳學對人類基因的研究還處於很初級的階段,目前對人類的大部分DNA結構,科學家還無法做出科學的解釋,就更別提涉及到各種複雜因素的智力差異研究了。人類幾千年間在動物身上的物種改造實踐(如培育純種馬、狗等等方式)給了一個提高智力的途徑,並且曆史上斯巴達人與希特勒也實際應用過。但是,社會、曆史與現實都不允許我們采用這種有違人性的方式去改造人類。這對整個人類社會來說是弊大於利。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也必將有更溫和與科學的方式來提升自己。

 

擴展閱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BA%E7%A8%AE

請千萬不要”百度百科“,很多條目都害人不淺。

 

作者保留版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