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百年前的世界——美東地區的“生女真”(3)

(2018-08-12 18:09:02) 下一個

北美印第安人進行的大部分戰爭都源於與歐洲人接觸。白人鐵器與工具無以倫比的優越性,讓印第安人群體對貿易的依賴程度日益提高。白人殖民者不斷向西推進,印第安人不斷丟失原有的土地。印第安各個之間部落一盤散沙,掌握白人槍支武器的印第安人不斷向西,占領落後部落的傳統狩獵區,每一個行動,都是流血衝突的代價。早在1640年,易洛魁戰爭就愈演愈烈。因為白人的存在,易洛魁需要毛皮來換取布料、鋼鐵、武器和其他貿易商品。很快,土地上的哺乳動物就滿足不了貿易的需求,易洛魁人要不就放棄貿易,要麽超越他們傳統的狩獵區界限。他們選擇了後者,開始全力以赴地突襲其它部落和氏族。最終,他們不得不麵對大型戰鬥 --- 就像他們對付五大湖上遊的休倫人所做的那樣 --- 控製住了從安大略湖北岸延伸到西部廣大地區的貿易網絡??。

 
傳統印第安戰斧

易洛魁人戰爭的標準武器裝備之一是弓箭,但隻用於伏擊。戰士們更喜歡使用War Club進行近距離戰鬥,阿爾岡基人稱之為戰斧。他們還帶著木製盾牌,穿著一種用鹿皮製成的丁字褲。我們可以從後來美國西部牛仔的穿著上找到一些這種裝束的影子,它方便將各種工具攜帶在身上。易洛魁人的戰爭方式是像獅子一樣潛入接近敵人,像鳥兒一樣消失在森林裏。目標是殺死和獲得俘虜。許多俘虜,特別是年輕人,會被收入易洛魁部落。因為好多易洛魁女人,在之前的戰爭中失去了丈夫、兄弟或兒子,新的俘虜就是他們的替代品。但是,大多數印第安戰爭的目的不是為了搶奪人口。所以對於許多失敗者來說,將會承受一種特殊凶殘的折磨。這種折磨通常持續很多天,一直到受害者死為止。俘虜會被迫服下興奮劑,保持精神煥發,被允許長時間休息,以便恢複體力,這樣他可能更加精致地感受到疼痛。一位耶穌會教士LeJeune描述了他目睹的一次酷刑:

他聲稱在那裏看到了地獄般的生動畫麵。整個小屋紅彤彤好像著火了,屋子裏發出火焰和濃煙。俘虜們一個接一個地擠在一起,屋子裏充斥著咆哮和疼痛的呼喊。教士看見一些人用力固定住一個俘虜,另一個人用棍子刺穿了他的耳朵。另一個屠夫在毒打一個俘虜的身體,盡管他已經昏迷不堪。對俘虜的虐待一直持續到第二天黎明。在初升的太陽下,一個人切斷俘虜的一隻手,同時幾乎將三分之一的頭從肩膀上割下來,扔到人群中。有些人抓起斷手,別在腰間,作為戰利品。

一些心理學家在這些殘酷的行為中看到了宣泄戰爭帶來的嗜血情緒的方式。當然,對酷刑的這種行為不應忽視另一種解釋:部落本質上是一個脆弱的組織,它缺乏促進部落內部團結的綱領和製度。對於一個部落來說,它必須找到一些方法來實現內部團結 --- 這種方式通常是外部衝突,因為”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部落在任何時候都處於動員對鄰國的戰爭狀態。最輕微的情景,往往是為了增加聲望,就足以引發一場小衝突。在這種情況下這個部落必須堅持不懈地仇恨外敵,這無形間就弱化了部落的內部矛盾。就像最近美國對中興的製裁和中國的商品增加關稅的行為,多家外國媒體紛紛斷言:這將影響中國經濟的增長,經濟下滑將導致民心不穩,對政府執政能力產生懷疑,最後領導人下台。當然,我對這些媒體的”美好願望“表示理解。但在筆者看來,自新文化運動啟蒙,曆經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等等曆史事件,中華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已經充分被開發出來。外部的壓力,從未使得中國更鬆散,更無政府狀態,隻會讓中國人更加同仇敵愾。另中國的經濟體製正在經曆著一個動蕩調整期,這次中美的貿易戰恰恰是一個絕好的時機,給了中國政府以口實,可以大刀闊斧地觸及到改革30年來形成地盤根錯節地既得勢力網絡中,清理腐化變質的血管,達到增強政府和經濟體的雙重功效的目的。

言歸正傳,北美部落之間的戰鬥通常是短暫的小衝突形式。首先,不發達的經濟下,部落的社會組織及其經濟方式不可能維持在更複雜的社會形態中實施的那種戰爭。比如:沒有專門的士兵階層全身心投入戰鬥;男性勞動力也不能隨時從狩獵、清理場地和建房的需要中轉移出來;擴大領土並不能帶來任何好處,因為易洛魁人缺乏更高級的政治機製去管理占領領土的人力資源。他們所能取得的最好成績就是獲得俘虜、毛皮和戰利品。易洛魁人戰鬥的重點不是建立一個強大的戰爭機器,而是成為心理戰專家。易洛魁人和其他鄰居不光是進行麵對麵的戰鬥,而是進行了一場觸及神經的戰爭,其戰略包括酷刑、隨時伏擊、無情的屠殺、以及令人恐懼的咆哮戰術。這些都是易洛魁人超過同時期其他部落的戰爭藝術。

在這裏,有人會問:中國曆史上始終貫穿著北方遊牧民族部落的長期侵擾,這豈不與上麵的解釋相矛盾?首先,中國曆史上的中央王朝在大部分時間都能夠保證一支足夠強大的軍事力量,抵禦住北方來的襲擾。在若幹”小冰河“時期,整個東亞大陸的農業和畜牧業受氣候變化影響,大規模減產,中原帝國被嚴重削弱。北方民族同樣也因為氣候變化,畜牧業急劇萎縮,達到生死存亡的關頭。這時候,北方眾民族往往能夠很快團結起來,向中原地區拚死進攻,求得生存的空間。而曆史上大部分風調雨順的年代,北方對中原的襲擾往往僅僅是春秋兩季有限的時間內,由邊境附近的遊牧部落發起,產生的戰爭也不會有多大規模。另外,中國北方疆域的外族曆史上經常被誤稱為一個個遊牧部落民族,實際上很多時間內他們都是組織嚴格的大型遊牧帝國,易洛魁所屬的半狩獵半農業部落完全無法與之相比。

 
尚普蘭在1615年對奧內達加堡壘的攻擊

 

尚普蘭(新法蘭西總督)在1615年對奧內達加堡壘的攻擊。可以看到易洛魁典型村莊的精心設防:護城河、雙重寨子和至少一麵環水。

作者保留版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