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叫低碳生活,加拿大這邊叫go green。這個社會運動安省已經開展幾十年了,國內現在也在切實地大規模開展。一提起低碳生活,很多人腦海中就會勾勒出這樣一種生活方式,那就是回到工業革命之前,最好是回到原始社會的生活中去,這樣才能最大程度減少碳排放,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比如說,要大致符合下麵幾個原則:第一,能修就不要買新的的原則。我家的洗衣機壞了,我要想辦法去更換壞了的零件,而不是買一台新的洗衣機。因為製造一個新的零件耗費的碳要小於整個洗衣機製造過程中的碳消耗。第二,能用人工就不用機器的原則。我家距離公司走路1個小時的路程,過去我都是開車,現在要改為自行車或者步行,這樣也會減少碳消耗和汙染。第三,簡樸生活的原則。減少買衣服,盡量買天然植物為原料的服裝,如棉麻絲綢等等;吃素食,因為牲畜飼養和加工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碳;少買東西,少消費,不是每天必須使用的東西堅決不買。冬天減少暖氣使用,夏天盡量不使用空調、電風扇等等。
毋庸置疑,上述這些消費方式的確“低碳”,的確能夠有效的保護環境。但是,這種號召自我降低生活標準的方式是一種積極的消費方式嗎?是一種我們大家都能夠心甘情願follow的生活方式嗎?
以資本主義為代表的商品經濟中的重要環節就是消費主義。消費主義崇尚“消費導向型”經濟,講求不斷地刺激消費。反映在微觀經濟上,就是要研究消費者心理和消費行為,盡量促使人生活消費。這些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消費主義的風氣近年來在國內長勢很快,尤其是在中高收入人群當中相當盛行。在西方國家裏,消費主義早已根深蒂固了。冬天家裏暖氣開24度最舒服,我為什麽要穿上毛衣毛褲把溫度調到16度?夏天外麵熱得受不了,為什麽家裏麵不能開空調降溫?所以說,從生活的舒適性出發,低碳生活方式是不合時宜的。很少有人願意主動去降低生活標準。商品社會的機製也不希望消費者去降低消費。那麽倡導低碳生活方式還有什麽意義呢?
被一部分媒體和宣傳所誤導的低碳生活方式實際上與商品經濟的消費主義是不矛盾的。首先,低碳生活是種政策導向,更多體現在對政府,對社會,對大型企業的要求,也被稱為低碳經濟。若幹年前,西方國家意識到傳統經濟模式的高碳型特質與全球氣候保護之間的矛盾,這成為了各國經濟發展模式普遍存在的缺陷。當時世界的發達國家處於典型的高碳型模式,一種以大量消耗石油、煤、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低碳經濟,是指通過技術創新、製度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重作用。
所以,在低碳經濟的引導下,在不降低生活標準的情況下,消費者消費低碳的產品,才是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用意。比如家裏的空調,原先的耗電大,不夠環保,那買一個低耗電環保的代替。也許在短期內買新空調的錢大於多耗的電費,但長期後,多耗的電費會超越買空調花的錢,同時消費者買了新空調,擴大了消費。另外,政府不斷出台更加嚴格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這push人們盡快淘汰汽油車而轉用電動車,這同樣也促進了消費。
一個產業的倒下,是因為有另一個產業在崛起。
寬泛地說,消費有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之分。前者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是指生產資料的耗費和流轉;後者是指生活資料的消耗,目的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生活和發展需要。低碳經濟更多的是打擊了生產消費中的高碳模式經濟體,給了新能源,低碳經濟體以更多的發展空間。當然在生活消費環節,我們也不是不需要相對作一些有社會責任心的改變。比如在消費道德標準上,盡量避免過度消費和奢侈消費。過度消費也叫超前消費,透支消費。情況有兩種,一是超出個人當前支付能力的消費,另一種則是純粹的浪費。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超出個人當前支付能力的消費直接導致的社會動蕩。並且,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市場經濟體製都不能保證社會的經濟活動能夠遵循一個健康的消費觀。個人消費取決於人的價值追求和理想信念,目的是為了個人需要的滿足和實現。是個人對“應當如何生活”和“想要成為什麽樣的人”的回答。其次,需要的滿足和實現取決於人的能力。這種能力是指個人的支付能力;最後,需要的滿足和實現還取決於人的價值選擇,也就是人在消費選擇時所依循的價值觀念和價值標準。值得注意的是,消費對象和消費方式隻不過是人完善自我/滿足自我的一種手段,倘若倒過來把手段當做了目的,那麽,結果就會蛻變成是商品在驅使著人、人成了商品的奴隸。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房奴”和“車奴”等就是現實的寫照。
附:低碳生活小tip
1.購物使用布袋子、菜籃子,少用或不用塑料袋。
2.不隨地焚燒雜草落葉、廢紙、垃圾等廢棄物。
4.上街辦事盡量步行或騎自行車。
5.購買符合環保要求的車輛。
6.采用節能燈具、電器,用後及時關掉電源。
7.使用無氟冰箱、節能空調。
8.取消家用煤爐,使用清潔燃料燒水做飯。
9.使用無磷洗衣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汙染。
10.盡量多用可充電電池,少用普通電池,避免汙染。
作者保留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