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們的眼界需要再次走出中國

(2018-01-09 17:40:15) 下一個

本文為原創,引用或轉載請私信。

當前的中國,特別是在曆史文化領域,有一種再次走入固步自封的趨勢。我們研究自己老祖宗傳下來的曆史和文化多,而研究國外的曆史和文化少;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吃得透,推崇多,對其它國家的文化(美,日,韓等個別國家除外)了解少,也不關心。

這種狀況,是不是與中央對文化產業的傾向有關,還不好說。但這同近些年中國崛起的強烈聲音,以及國內民族主義觀念抬頭應該大有關係。拋開社會製度的幹擾,以民族主義大旗來凝聚民眾的確是一條正確的決策。但一定要警惕不要矯枉過正,讓中國走上文化封閉之路。

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相比,中國人最有可能產生這種傾向。這又是為什麽?緣於中國的曆史和文化太豐富了,豐富到一個記憶力再強,再有聰明才智的人都不可能窮盡去研究它。同其它三個人類文明發源地相比,中國是唯一一個現存的,曆史文化保存最完整的社會。並且,近些年的考古突破又不斷把中國的史前曆史推向更早。這些,即是我們的財富,也是我們的包袱。我們不能光顧著從老祖宗那裏不斷地吸收營養,我們更要從國外的曆史文化中吸取力量。

去年發生的一件事情開始觸動我對這個社會趨勢的思索。11月9日,是印度類似中國春節的節日,Diwali(排燈節)。但當我同team裏麵一個錫克教的哥們聊起來的時候,卻聽到了一個不同的名字和故事。因為在同一天,也是錫克教的一個重要節日。叫Bandi Chhor Divas,又叫自由之日,講的是他們的先哲獲得自由的故事。

注:錫克教是印度第二大宗教,是北方大省,龐遮普的主要信仰宗教。信眾有幾千萬人口。

我為了加深了解,特意上網搜索相關信息。沒想到卻發現了一個吃驚的現象。中文的信息源,僅僅很簡略的介紹了燃燈節的知識,而對後者則根本沒有涉及。英文版的資料中對兩者卻都有非常詳細的介紹。我不禁驚歎中國人對自己背靠背的大國的了解是如此之少!

是中國人的普遍英文水平已經非常好,已經不需要看中文翻譯材料了嗎?顯然不是。這表明,中國一直以來自中央政府,到民間對周圍世界的關注缺失!

這與我們過激的民族主義相關嗎?與我們曆史上一直是中央大國,不屑於了解番屬小國的心理相關嗎?事實上這種狀態已經在給中國的外交和經濟製造著障礙。

還記得我曾經提到的中國正同伊朗談判建一條輸油管道的事嗎?我們的外交隊伍在巴基斯坦就曾遇到了很大挫折。因為管道一定要通過巴基斯坦的俾路支族的部落地區,我們的人本著一貫的外交路線:首先搞定中央政府,再由其本國政府去搞定地方。但這個政策在部落地區就遭到抵觸和破壞。為什麽?因為巴基斯坦的政府根本管轄不到石油管道沿線的部落地區。人家根本就不聽你的。這個挫折主要就跟對周邊地區的調查了解缺失有關。你不了解他的曆史,他的文化,他的習俗,他和中央政府的關係,誰是他的敵人和朋友,他有什麽?又需要什麽?如果平時沒有積累,一旦有外交任務,又到哪裏去獲取這些知識?

我還記得在希拉裏的回憶錄中讀到過,在她任國務卿的期間,曾抱怨過美國找不到足夠的,合格的阿拉伯語人才。我當時看到這裏很驚訝。竟然像美國這樣由多種族,多民族組成的國家;民眾都普遍受過高等教育;人才儲備幾近奢侈的社會,還在抱怨沒有合適的人才,那中國呢?情況不知要嚴重多少倍!

目前中央政府的一個長遠國策是一帶一路。這個戰略地理上覆蓋了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非以及歐洲的65個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的實施,需要得到沿線各方理解、支持,形成共識。但如果我把這些國家列出來,除了名字大家究竟對他們了解有多少?他們的曆史,他們的文化,他們的資源,他們的政治,他們的外交?這些不能僅靠著外交學院或者中央下屬的幾大社會科學機構來研究整理;不能僅靠著習總去年建立的幾十個智庫去探討;還需要民間這個巨大的知識庫去收集,去豐富相關的信息。因為這不僅對中央有利,對中華民族崛起有利,也對希望抓住一代一路這個發財致富的經濟機會的每一個中國人有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