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69)
嘻哈在北美的確是越來越大眾化了,但是不是已經成為主流我個人還不敢下這個結論。低收入社區接受的年輕人較多,中產階級社區的比例就要少得很多。
在國內嘻哈文化無法成為主流是好事。這要感謝兩點:第一是東亞的傳統文化,禮節與尊重;第二是文化部與廣電總局,倡導主流的價值觀,過濾掉低俗的內容。北美與國內相比的文化土壤不一樣,政府沒有能力去決定文化市場的走向。約束社會文化主要以商業因素為主導,比如好萊塢。同時,由於北美屬於多民族的雜合文化圈,不同的社群和社區的娛樂文化差異非常大。比如我會帶我的孩子看迪士尼的舞台劇、參加王羽佳的音樂會。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是不會允許他們過多接觸這種低俗的文化的。我周圍的朋友們也跟我的做法差不多。
另外還有北美的娛樂媒介,中產階級家庭一般都不看電視,最多看看新聞之類的。娛樂活動可以包括看視頻點播、電影、聚會party、健身、旅遊、觀看現場演出等等。電視節目,尤其是娛樂類的電視節目中很多都是給低收入人群準備的,因為這是一種成本最低的消閑方式。所以說如果單純看北美出產的影視作品會給國內的觀眾一種錯覺,認為這個是主流文化。
另外我還要提到的一點是嘻哈文化中很有代表性的Diss要素。Diss代表了蔑視、不尊重和貶低。這個在現在發生的PGone事件上有很明顯得體現。我不管自己是不是占道理,我就是要抨擊你。這個在我們看來是很弱智的,但是當初美國政府就是看中了這一點。
嘻哈文化的源頭是美國黑人貧民社區,那裏奉行的是叢林規則 - 比勇鬥狠,可以想象一下當年的古惑仔電影,大多數情況說錯幾句話那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在這種土壤上“進化”出Diss文化則成了人人稱讚的好事。給了年輕人一個自我表現的平台,Diss的過程具備攻擊性但又避免直接使用暴力,青少年過剩的精力又能夠得到釋放。這個是為什麽嘻哈文化能夠得到美國各個階層支持的主導原因。
但是支持並不代表接受,這邊的大部分中產階層和富人階層還是很在意自己的孩子們平常接觸的娛樂方式的。就像吸煙,我可以不管別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可不能抽 :)
作者保留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