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
2016 (134)
2018 (376)
2019 (334)
2020 (189)
【懷舊】困難時期高級美食西施粉,困難時期出現不少新奇的食品,西施粉是其中一種,西施粉相似於麵條,可別小看這它,這可是當年高級食品,普通人買不到。西施粉原材料其實就是海草,海草類型很多,我是沿海人,對於海草類也略知一二,最常見的有豬食海鮮蛋家毛,我們客家人叫蛋家毛綠色的,蛋家毛模樣有點像發菜。過去我老家養豬的都會到海邊找些蛋家毛喂豬,常年遭海水淹沒的石壁長滿蛋家毛,海水大退潮時在石壁露出水麵時,農村人就會采集蛋家毛喂豬,蛋家毛對豬有何幫助我不知,也可能給豬吃點海鮮吧,豬的海鮮蛋家毛喂食過容易快高長大。
海邊上比較常見的就是蛋家毛和長長的海帶,海帶有綠色的、有褐色的,除了這兩種還有很多不知名稱的。我們學校就在海邊上,在這個海灣岸邊除了我們學校,還有儲存石灰的石灰廠,還有一間做餅廠,餅廠兼做月餅,上學時由餅廠經過,餅味飄來少不免探頭往裏麵張望,夏天時餅廠大門洞開,一筒筒紅色紙包裝月餅就在眼前,還有各式各樣的餅仔,聞到都流口水。做餅廠附近海邊曬滿各種名樣海草,其中海帶最顯眼,一條條到處都是,海草經過加工後製出一種膠質條條,這種膠質條條可能就是西施粉。
西施粉名字聽起來很美,發明者如何把這些海草硬跟美人西施連在一起值得探討。可能是西施粉滑溜溜的有點像西施皮細肉嫩吧。美人西施流傳幾千年,相信一定是皮嫩肉細的,要不然皇帝怎會喜歡她。西施粉像現在賣的罐頭涼粉草。海草經過加工做成像粉條狀,褐色的做得非常細致,食起來滑溜溜的。西施粉在當年海草類食品屬於髙檔次食品,普通人想買製餅廠也不賣。 西施粉和海草餅原材料海草要先用水浸泡至發脹。我讀中學初看他們把一籮籮一筐筐海草拿到溪流裏浸泡幾日,溪流水裏很多螞蟥,在浸泡過程中一條條螞蟥爬入籮筐海草,這是我親眼見到的。海草浸泡好後能否把螞蟥清理幹淨,這就要問做餅師傅了。
餅廠除了做各式各樣的餅外也兼做海草糕,海草糕類型不多,除了髙檔食品西施粉外隻有深綠色海草糕,海草糕很粗糙,和農村窮人吃的糠餅大小差不多。糠分粗糠和細糠兩種,粗糠農村用來喂雞的,細糠是米粒外的薄薄米衣,米粒最外一層叫穀殼,內層叫米衣,把薄薄一層米衣磨掉才叫白米,米衣無磨的叫糙米。扯遠了,說海草糕扯上了米。
海草糕雖然又粗糙又難吃,也不一定能買到,不要忘記,那是統購統銷年代,但海草糕在當時很受人歡迎。 我們學校和月餅廠位置都在同一海灣山上,學校和月餅廠隻隔了一條山坑,餅的氣味經常飄到我們學校,困難時期萬物蕭條能買個海草糕就算不錯了。由於學校離餅廠近,學生空閑時都愛跑到餅廠看人做餅,有時還能買到一兩個海草糕,餅廠賣給我們也是偷偷賣的,可能憐惜小孩吧。我記得餅廠賣給我們海草糕每個好像是幾分錢,但在當年也不是人人買得起。後來學校換地方這種西施粉海草糕便銷聲匿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