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
2016 (96)
2017 (76)
2020 (100)
2021 (106)
2022 (72)
花蜜蜂是個勤勞的蜜蜂,昨日看到他發的回首百年舊片片,似曾相識,也不知道他是哪裏采集來的。跟蜜蜂討來,放這兒,可以跟娃們憶苦思甜。
甘博先生與他的攝影作品
西德尼·戴維·甘博(1890-1968)是美國社會經濟學家,人道主義者和攝影家,
中國城鎮和鄉村社會經濟問題的調查和研究的終身致力者。
1908年-1932年間,甘博四次來到中國進行城鎮和鄉村調查,拍攝城市和農村生活,他的足跡遍布華北、華東、西南等地區。
1968年,甘博在紐約去世。但甘博的部分相片一直未被發現,1984年,他的後人在一個鞋盒內發現它們,引起巨大轟動。
1989年,這些相片首次在北美19個城市及中國內地13個城市巡回展出。
1917年,甘博帶領團隊來到中國西南的四川考察。
在四川期間,他們總共拍攝了近500張珍貴照片,這裏展示的照片是他在四川拍攝的,主要是手工繪製的彩色幻燈片。
德蘭/文
長江三峽
四川,奉節城(夔州)依鬥門城樓,依鬥門即奉節老縣城的大南門,係明朝成化十年(1474年),
郡守李晟興建的夔州古城五道城門之一。
2002年,三峽水庫蓄水,依鬥門開始遷建,後在奉節新城建一座新的依鬥門。
四川省萬縣萬州橋。萬縣現在叫萬州,已經從四川劃歸重慶管轄,就是現在的重慶萬州區。
重慶江邊挑水人。20世紀初的重慶城沒有自來水,吃水、用水全靠挑夫、擔水工供應。
重慶挑水夫是一支龐大的隊伍,成群的挑水夫爬坡上坎,以此賣水養家糊口。
四川,做煤餅。煤餅是用煤與燒土黃土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攪勻成為煤泥,然後脫坯,曬幹後存放、出賣,以備冬天做飯取暖。
四川銅梁安居鎮(今重慶銅梁區),踩水車和背背簍小男孩。
四川,銅梁安居鎮(今重慶銅梁區),紡線的婦人。
四川,水車。
鹽市稱鹽。四川省遂寧、三台縣一帶盛產岩鹽,此處鹽市街交易的鹽是由鹵水熬製成的灶製粗鹽,俗稱鍋巴鹽。
四川,親屬在門外為死者燒紙錢。
四川省潼川(今四川省三台縣),二人拉鋸做棺材蓋。
四川省潼川(今四川省三台縣),二人拉鋸做棺材蓋。
四川,頸脖上掛13500個銅錢路人。銅錢貶值,物價上漲,購物時不得不背上幾十斤重的銅錢串。
四川,燒炭爐子。
四川石佛場稻草市場。在四川農村,稻草具有廣泛的用途,可用來蓋房、造紙及喂牲畜等。
四川,製作紗織經。
四川省金堂縣趙鎮,龍頭石橋。
四川省金堂縣趙鎮,彈棉花。
四川省金堂縣趙鎮,一家茶館的水吊子。
四川省金堂縣趙鎮,正在吃飯的士兵。這兩名士兵是護送甘博一行的,其餘吃飯的則是雇傭挑行李的苦力。
四川省金堂縣趙鎮,衣著寒酸的護衛隊員。
四川,穿草鞋的豬。
四川,裝豬的獨輪車。
四川,背家具的苦力。
去成都的路上,坐獨輪車的甘博。
成都北門口的挑夫。
四川督軍署
廢墟上搭建的窩棚。1917年,駐守成都的川軍劉存厚、滇軍羅佩金和黔軍戴戡為爭奪四川,
不管百姓的死活,爆發“劉羅之戰”、“劉戴之戰”使繁華成都毀於一旦。
成都華西協和大學裏的一處建築。後來的四川醫學院,現在的華西醫學院。
四川郫縣城門。
四川,吸旱煙的道長。
四川灌縣,都江堰上的安瀾索橋。
四川灌縣,廟裏的教會聚會。灌縣的基督徒在道教的廟裏開會,能在這裏麵傳基督教,看來道家很包容啊!
四川灌縣,背木頭的人。這應該是建屋的梁。
川西索村的瓦寺官寨。
川西的嘉絨藏區十八土司之一的瓦寺土司住在汶川縣的塗禹山上,塗禹山海拔2000多米,在綿虒以北約30裏。
官寨始建於明代中期,為城堡式,現存城牆為明代修建。該官寨為四川境內現存唯一的明代城堡式土司官寨。
川西索村,坐在門口吃飯的人。
川西索村主街道。瓦寺官寨的街道和寨民住房,可以看出是川西嘉絨藏族和羌族的典型房屋建築風格。
川西索村,連枷打穀。
川西索村,耕地。
四川,溜索。
四川省理縣,時任雜穀屯守備的高益齋(藏族)與妻子索黛玉及3個子女。
四川省安縣,做飯的老人
四川省安縣,租煙。看起來像蜜蜂外婆吸的水煙。
四川省安縣,抬轎子過淺灘。
四川省安縣,城隍盛會中的龍頭。
四川遂寧的農民
中國農民
前麵是人工加色的照片,後麵二幅是另外的黑白照片。還有許多,下次再上傳。
有人評論說:(等著你啦!)
花蜜蜂博客:
http://blog.creaders.net/u/6765
謝謝,有緣,這些照片上的地方百分之八十我曾經過,能看到它們的“前世”,甚好。
好的,多采點,趁新鮮放冷凍,過後拿出來吃,跟新采的沒什麽差別。俺這麽幹過的。
橋橋好! 這三天外出,等俺回來,你大概就吃上槐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