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過怒火中燒的經曆吧,身體有什麽樣的感覺?微微顫抖、額頭冒汗、心跳加速、滿臉怒容... … 身體進入備戰狀態。會做出什麽樣的反應?輕者抱怨他人、吼叫、咒罵,重者摔東西、打人,以發泄壓在心頭的怒氣。相信很多發過脾氣的人,平靜下來之後,都會覺得後悔。可惜,晚矣!傷害已經造成了。
那麽,怎樣才能妥善地處理怒氣?
首先要了解怒氣的來源。
- 怒氣往往是第二個情緒階段。實際上,在此之前,已經出現了第一種會導致怒氣的感受,如挫折、失望、恐懼、傷心等。若想製止怒氣,要密切注意並了解自己的感受,就不至於進入怒氣爆發的第二階段。
- 任何一種情緒的背後都有一種引發這種情緒的思維。比如,當對方沒有按你的要求做事的時候,你可能會想“他就是那麽頑固、討厭。” 你就會越想越氣。
- 發怒的主要原因是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值。應該分析一下:自己的期望是否合理?期望是否過高?或是否把自己的標準強加於他人?
了解了來源,可以按以下七種方法來處理怒氣。
- 覺察到自己發怒的時候,暫停,離開現場,努力使自己平靜下來。
- 了解自己要來的怒氣的導火索是什麽?也就是上麵說的第一種感受,挫折?失望?恐懼?傷心?什麽情境導致上麵的感受?
- 了解引發上述情緒的思維是什麽?
- 換一種角度看問題。如,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原因,對方不是故意跟你作對。用新的思想取代引發上述情緒的思想。
- 轉移注意力,獨處,以便讓怒氣冷卻。如,運動、閱讀、聽音樂、看電視等。
- 寫下來,自己和自己對話,實際是理清自己的情緒和思路的一種方式。
- 為了減少將來發怒的機會,在冷靜下來的時候,花上5分鍾的時間,分析自己在什麽情況下容易發怒。如,餓的時候、累的時候、不被人尊重的時候或工作太多的時候等。這樣,下次當類似的場景出現的時候,就可以提醒自己,趕快先滿足自己的要求,以避免怒氣發生。
當然,上麵所說的這些方法,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掌握、應用得當的,需要一次又一次的不斷練習。最重要的一點,了解自己的情緒,並密切注意自己情緒的發展,這樣,當有不良情緒出現的時候,很容易辨認出來,馬上進行自我調整,不至於拖到最後導致洪水泛濫。
發泄有用嗎?
有些人認為發泄怒氣不失為處理憤怒的好方法,一般的說法就是“心裏爽快一點”。心理學家發現,發泄怒氣是冷卻怒火最糟糕的方式,發作時常會使情緒中樞火上澆油,結果隻是更加憤怒,或使憤怒的情緒更加延長。
被稱為情商之父的丹尼爾高曼,在《情商》一書中指出,“憤怒時人會變得毫無寬恕能力,甚至不可理喻,思想盡是圍繞著報複打轉,根本不計任何後果。這種高度激昂的反應會給人力量與勇氣的錯覺,激發侵略心理... ...若一時失去理智,便可能訴諸最原始的反應。”
丹尼爾還提到,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曾做過心髒病與憤怒的關係研究,結果表明,憤怒是唯一對心髒有害的情緒,易怒的人較容易罹患心髒病。為了自己及他人的健康,下決心學習並實踐如何處理怒氣吧。順便說一句:其實沒有那麽難,而且學習了解自己的情緒很有趣!
參考書目:
《情商》丹尼爾 高曼著
《聽!情緒在說話-教孩子做情緒的主人》瑪麗 西蒂 科辛卡著
《親密之旅》黃維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