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篇!

(2005-10-19 15:49:48) 下一個

說在開頭

    我很久以前就想寫些東西,並不是已經狂妄的想為自己寫個人傳記,我還沒有老到那樣的年齡,並且我一向謙遜甚至有些自覺卑微,當然也沒有相應的成就造詣可言。但我想寫的東西又確實與自己有關,它來源於我多年的成長經曆和所思所想。其實這也是一句廢話,哪一個作家的作品實際上不是反映了作家自身的思想和視點呢?我之所以這樣說的目的是,作家可以旁征博引,可以有錢去體驗生活,而我隻是有話想說,並且受限於自身的認知和感受罷了。

    那麽是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曆和所思所想就真的值得記錄下來,並占用他人的時間呢?我不敢如此肯定。但是我really肯定兩點:第一真實性,既然要寫,就應該真實,是對別人負責,也是對自己坦然真誠,我現在已不是特別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但我卻不能不在意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和妻子眼中的自己。我看過或者吃透過的外國小說遠沒有我看過的武打小說多,但我記住了盧梭《懺悔錄》序言裏的一句話,大意是這樣“我並不覺得自己高尚,但我也並不因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而覺得自己汙穢不堪,我認為自己是一個真實的“人”而已。任何人看過我的作品後,誰可以從上帝麵前經過,摸著自己的胸口說一定比我這個人高尚”。中國人也有一句話叫君子坦蕩蕩,小人羞戚戚。既然我並不比別人高尚或差勁,那麽一切又有什麽不可說呢?記得我在上初中時老是因為上自習課說話而被老師點名批評,我就跟老師解釋說其實大家都在說話的,隻是我的嗓門天生比較大而已;上大學了談戀愛和女朋友說悄悄話,她也總是要我小聲一些,我老是改不了,也許潛意識裏總覺得大家還不都是一樣,又有什麽不可說或神秘可言,再說哪有那麽多人如此關心我們的說話呢。也許這就是男子普遍的粗線條吧。所以我在這裏的所說所寫,都盡可能真實,當然我也知道要求絕對真實,也是不可能的,誰能對別人絕對真實?哪怕是對自己絕對真實呢?這就象妻子往往希望丈夫對她忠誠,沒有任何的欺騙和隱瞞-一樣的不可能,並且即使這樣也未必會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好處。所以我所說的真實性是指出於心、言於聲、成於字。第二,我相信這樣寫下來,會對自己有好處,也會對那些願意真實閱讀的人有所幫助。之所以對自己有好處,是因為從大學開始我就想了很多,想的沒日沒夜養成了夜貓子的作息;想的頭疼欲裂,越想苦惱越多;想的從剛開始的有些所得,而變得越來越無所適從,越來越優柔寡斷,想得整個頭腦變成了一個中國大醬缸文化裏的一個小醬缸。提綱挈領,我確實需要給自己的想法理出一條思路,確立一個原則,以使自己在這個道德是非觀念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淡薄,甚至很多時候都發生轉變的社會確定自己的原則、作風,而能變得果斷,有所為、有所不為,以及有所依!我希望這個寫的過程能達到這樣的目的。至於說相信對願意閱讀的人有所幫助,那是相信同在這個世界,這片土壤和這個氛圍、年代的你我們,一定也曾麵臨同樣的困惑、桎梏和想不通。希望能有所提示。如果沒有,至少你可以知道,遇到這種困境的你並不孤單。

  我想我已極為絮叨地闡述了我的用意,但還有一點不能不提-我的孩子,我的未出生的孩子。記得有人在調研為什麽現在“DINK,丁克”一族越來越多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回答“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怎樣教育自己,我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與其生而不教,不如幹脆不生”。很多人說這是個借口,其實有它的現實性。我們確實常常無所適從於這個社會,我們又應該怎樣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的小孩還有短則一年多、長則一年半,就要來到這個世界了,我不能不思考這個問題。另一個目的源於來到美國後的感受-不熟悉、陌生和無所適從,一切的一切來源於彼此的文化差異和不了解。記得小時候父親說過的一句話,當然最初的出處應該不是我的父親,“這個世界上,雷鋒一樣生下來就是為了幫助他人,一心為著他人考慮的人,大概隻有5%;而天生就壞的不可再壞、無可救藥的,看到路邊的小花也要踩上兩腳的人,大概也隻有5%,剩下的90%就是我們這樣的芸芸眾生,感受他人的善意後,願意幫助他人,但又會在意自身的得失,不好不壞的人吧”。如果這樣,為何又存在如此多的爭吵、戰爭甚至種族滅絕呢?看來另一句話就是對的-“世界上80%的矛盾源於誤會、不理解和不了解”。我另一個希望就是如果哪個懂中文的外國人看了我寫的東西,能對我們多一分了解、理解和認知,也許就會多一些友好和不必要的衝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閣老 回複 悄悄話 本文最後的話也正是我想要說的。我之所以參與博客,袒露心跡,就是希望人與人之間多些了解、理解和諒解。
閣老 回複 悄悄話 本文最後的話也正是我想要說的。我之所以參與博客,袒露心跡,就是希望人與人之間多些了解、理解和諒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