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許誌林:毛澤東的稿費 zt

(2015-12-12 17:01:07) 下一個
   文化大革命時,全國各地到處泛濫著一波又一波的造神運動。當中,毛澤東的著作和語錄充斥著神州大地。上至7、80歲的老人、下至7、8歲的兒童,大概都人手一冊《毛主席語錄》。而四卷本的《毛澤東選集》,也基本上進入到每家每戶。據現在的有關資料披露,這時,國內、外一共出版了用50多種文字印成的500多種版本的《毛主席語錄》,總印數為50餘億冊,被國際上公認是“20世紀世界上最流行的書”、“世界上讀者最多的書”。

   文革後期,筆者已經對毛澤東所推行的文革恐怖專製產生了極大的反感,因此自然而然地開始懷疑他的一些行為。看到鋪天蓋地的毛澤東著作,我心裏就想:不知毛澤東拿不拿稿費;如果拿的話,那數目是多少?

   1976年10月四人幫被捕之後,中央向全民傳達了一份文件,列舉四人幫罪狀。裏麵就講到江青趁毛澤東病重期間,為個人目的向毛澤東要錢。毛澤東隻好從自己的稿費中,簽字同意提出3萬元給江青。我當時一聽就吃驚不小。需知,1976年的3萬元可不是現在的3萬元。對我們老百姓來說,它不啻是個天文數字。(當時我在煤礦挖煤,每月工資36.90元,在同齡青年人中已屬於富裕階層了。與我同時初中畢業、後在蘇北農村插隊的同學,臉朝黃土背朝天幹一天的工分,折合人民幣才8分錢)。顯然毛澤東是拿稿費的。於是,我心中隻剩下一個問題:那麽毛澤東到底拿了多少稿費?

   由於中共掩蓋毛澤東的私人生活,至今仍然封鎖毛的很多資料,所以,大陸的民眾很難認清毛澤東的真麵目。然而,一些正麵歌頌、卻不自覺地露出了馬腳的回憶文章,偶而還是會出現在大陸的報刊、雜誌中的。最近,筆者終於看到一份“韶山毛澤東同誌紀念館”所編的《毛澤東遺物事典》(紅旗出版社1996年11月版)。它對毛澤東在1966年發動文革之前、“紅寶書”尚未泛濫成災時期的稿費收入,有極為翔實的記載。

   《遺物事典》第532頁,影印了一張1960年度的《毛主席稿費清單》,記載了毛澤東每年的稿費收入就達到了20多萬。第511頁還有如下的說明:毛澤東的稿費存款,在50年代即達到了100多萬元。雖然這份資料沒有收錄毛澤東在文革期間的稿費收入,但我們不難推想出,在文革中,《選集》和《語錄》的發行,以幾何級數增長,他的稿費當然也以幾何級數增長。

   稿費體現一個人的勞動成果,根據著作的發行量計算。因此,一般的作者領取稿費應該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毛澤東是一個共產主義的鼓吹者,一貫灌輸狠鬥“私心”,鼓勵大家高揚“為公”精神。而自己卻大力積攢天文數字的稿費,一分一厘都記得清清楚楚,這不是口是心非嗎?

   而且,毛澤東的稿費也不完全是腦力勞動的正當、正常所得。因為,在文革中,幾乎隻有他一人可以出書,而且他可以指使下屬動用了國家的一切宣傳機器,展開轟轟烈烈的造神運動,半強迫地通過國家機器把自己的書推銷給中國全民。這是非法牟利啊!

   在那個年代,中國災情不斷,三年自然災害、唐山大地震等就發生就是其中的兩個。我們也沒聽說毛澤東掏出一分錢稿費出來救災。這不是自私到極點了嗎?

   到今天依然還在懷念毛澤東的人,看到他私下積攢天文數字的稿費而又一毛不拔、見死不救的這一段曆史,應該可以不再執迷不悟了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