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幸福三部曲
加拿大是移民國家, 每年有二十多萬新移民不斷加入, 但究竟有多少人可以培養出歸屬感, 落地生根, 忘記以往, 勇往直前呢?
1988年, 前聯邦保守黨總理穆朗尼(Brian Mulroney) 推薦來自香港的移民林思齊(David Lam)成為卑詩省督.27年後的今天, 筆者仍然記得這位華社領袖所說過的幾句話, 並且經常用來自勉. 他表示新移民要” 燒橋”, 向前望, 融入主流, 以加國的事業為快樂之本, 安心在新國土, 新的永久家園定居, 培養歸屬感. 林思齊博士有一套”ABC理論”, 就是Acceptance (接受),Belonging (歸屬) 及Contribution (貢獻); 所有移民都受用.
先談” 接受”. 老實說, 筆者有時對加國若幹社會現象, 真的覺得不易接受. 例如安省自由黨政府不斷出現醜聞仍然連任;而聯邦自由黨領袖杜魯多(Justin Trudeau)竟然聲明,競選國會議員的自由黨候選人一定要支持墮胎政策.
加國雖然未有跟隨美國在紙幣印上In God We Trust字樣, 但畢竟是一個尊重宗教的國家; 試問甚麽宗教的追隨者, 會贊成摧毀生命呢? 此等政策相信令不少國民搖頭嘆息. 不過,希望在人間, 民主法治社會裏的意見分歧, 總可以用和平方法解決; 就讓我們暫時接受吧!
幸福三部曲之第二部較難做到, 因為” 歸屬感” 是一種心態,一樣抽象的東西. 早期移民北美的華僑很多希望離世後,遺體運回中國安葬. 至於今天的移民, 亦會經常用home country來形容故鄉. 最近與一班不同種族的同事閒談, 發覺其中數人有同樣計劃, 儘快儲存足夠金錢, 提早退休, 返回原居地享福! 看來前公民兼移民部長亞歷山大(Chris Alexander) 希望所有移民對加國有長久承擔的理想,未必能夠實現. 對我來說,培養歸屬感至為重要, 因為移民是自己的選擇. 每個人都應該有歸屬家庭,國家和社會的感覺; 倘若你更對職場(workplace) 及教會有歸屬感, 就真是無以尚之!
最近有兩位華人成為公民法官,是貢獻社會的做法.其實除了當公職之外,最容易貢獻社會的工作就是做義工.筆者”登陸”( 過六十歲) 之後, 正計劃如何回饋社會.退休後充當送餐義工(Meals On Wheels), 或當司機協助老人家接受醫療服務, 看來頗有意思!
幸福三部曲似乎很簡單, 但人生福禍無常, 不是每個人都有追求快樂的機會. 高雄大爆炸及雲南大地震導致數百人喪生;加上駕車經過多市Leaside地區六歲女童Georgia交通意外死亡地點,都令我黯然神傷.Georgia是加拿大保守黨主席John Walsh的女兒.黨主席在簡短聲明中, 沒有嚴詞責備肇事司機, 並為受影響的所有家庭(包括司機的家庭)祈禱.
幸福的元素, 可能包括寬恕.
www.theccca.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