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淘到了一對兒非常有意思的瓷器:清晚期黃地三彩包袱皮竹節圓形帽筒。聽聽這一長串名字蒙不蒙?其實把它分解開來就容易了:黃地兒三彩是在瓷器上以黃色做底色,再配以醬紫和藍綠等色作為配色;包袱皮是從乾隆年開始的在瓷器外麵再用瓷雕或堆,做出來在瓷器上麵打個節的象形錦緞或錦帶,形象就像包袱皮;竹節是用瓷器做成的類似竹節一個個排起來的長筒型瓷器,收藏界叫仿生瓷;帽筒俗稱“官帽筒”,創於嘉慶盛於同治、光緒的放置官員花翎頂戴用的筒狀瓷器。盡管帽筒由最初的實用價值最後變成了家庭常規擺設,甚至成為必備的嫁妝之一,其實我覺得有意思的並不是這個,最有意思的是這個瓷器上的手寫標簽和封蠟章告訴我,這就是傳說的早年從友誼商店賣出來的古董啊!!!!
說起友誼商店那可是中國商店獨樹一幟的傳奇!用一個字來形容友誼商店那就是“牛”,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大牛”:))!!有多牛呢?話說俺即將出生的1964年,中國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沈陽等幾個大城市先後建立了國內最早的涉外商店:“華僑商店”。這是新中國第一家為外賓、國外旅遊團、涉外人員( 包括海員、遊客、外交官、留學生等)、華僑以及特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高級幹部專門的商店。結算方式是外匯和各種兌換券; 服務員要求會說外語,特別是英語和日語。那時候如果有人能拿著神秘的外匯券從友誼商店裏買到諸如電視機、手表、威士忌、可口可樂之類的緊俏品,絕對是當時人們炫耀的資本。對訪華的各國領導人來說,逛一逛友誼商店幾乎是他們來華的不二選擇。據說當年西哈努克親王每次一來幾乎就把店裏的東西一掃光呢,幾百個人為他搬東西都搬不完。。另外的購物狠角兒就是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夫人,她曾一次性購買50件漆器、200匹雙皺絲綢和50塊地毯。。。。因為建立友誼商店的目的一是對外的窗口,二是增加外匯收入。所以,出售的商品除了包括茅台在內的煙酒糖茶之外,還有上述的地毯、絲綢、家電和各類最具中國特色的手工藝品。。。這個時候為了創外匯國家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製作了各種包括景泰藍在內的工藝品和包括書畫在內的各種藝術品,所以這個時期在古董鑒定上也稱“出口創匯期”。在這其中最引外國人矚目的就是古玩館,當時國家規定:古玩限清乾隆以後,經過省市博物館出具鑒定封蠟章後即可售賣!那個時候啊,友誼商店包括古玩在內的東西真是“超級好、超級便宜”啊!當然這“便宜”對當時的老百姓來說可是貴得很啊,但對那些外國人來說就是用白菜價買黃金!!那個時候因為國家給每個友誼商店都下了必須完成的外匯指標,這就導致為了賣多賣快,出售的價格極低;也導致有些友誼商店為了完成外匯指標把乾隆以前的古董放入“斷代存異”的行列也都賣掉了!!!因此,有大量的日本人、香港人和其他外國古董商人因此蜂擁而至撿了許多許多“大漏”。就連馬未都的一集“都嘟”都講述超級遺憾錯過了一個上海友誼商店後來賣3000萬的乾隆瓷胎琺琅碗的遺憾故事呢(見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6qsIlfmNo)。話說那個時候,咱中國人別說在友誼商店買東西,就連進友誼商店走一圈都是挺牛的事兒!友誼商店使用外匯卷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91年,外匯券停止使用,普通中國人終於可以進入友誼商店購物了。
記得我第一次進友誼商店已經是1994年了,不記得有什麽古董,當然我那時候對古董也不感興趣,就覺得東西超級好!那次,LP給俺買了一副皮手套、一條真絲領帶,至今還在俺的使用序列沒退役呢!! 看圖吧。。
各地的友誼商店
經過篩選的售貨員和外賓
包括古董在內的各種商品
俺收的:早年來自西安友誼商店的“清晚期黃地三彩包袱皮竹節圓形帽筒”
謝謝!
你掏的寶貝看著不錯,沒想到,友誼商店海賣古董。
我最早是香港的親戚帶我去,後來是陪公司的外賓去:)
友誼商店的門口,就有不少求標的人,你隻要亮一下護照,就”自然”有人過來洽談。什麽外匯和兌換券都小兒科,關鍵是那個”標”。
那張紅衣服的售貨員應該是廣州友誼商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