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用未來十年完成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轉型”!這是3月5日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經濟部分的“戰略目標”。效仿德國,先天不足的中國工業也要在十年跨越完成現在德國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不是搞“東施效顰”也不是搞“大躍進”?
隨著世界工廠“中國製造”的落日黃花漸行漸遠,最近幾年美國和德國幾乎同時提出了開始第四次工業革命來恢複國產製造業的行動,也就是美國用“再工業化+互聯網”恢複重建“美國製造”、而德國用“工業智能化+網絡化”恢複重建“德國製造”。2015年,中國選擇了摟抱德國,與德國開始“工業革命4.0與中國製造2025對話”並簽署了經濟戰略夥伴關係。中國選擇把“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這個大方向無疑是不得已而又迫切的正確選擇!但用十年就計劃完成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蛻變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東施效顰”和“大躍進”。。
東施,春秋越國美女西施的鄰居。西施因有胃病發作時而皺眉,東施見了覺得很美於是就如法炮製,結果因自己長相實在先天不足落得千古笑話!大躍進,1958年5月中國提出中國工業用10年趕超英國、用15年趕超美國的“躍進”總路線,結果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大失調、經濟造成大災荒。。
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就是德國說的智能製造時代的“工業革命4.0”,實際上是有前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作為鋪墊的。這三次總鋪墊就包括1800年機器製造時代的工業1.0、1870年的電氣化與自動化時代的工業2.0、以及1969年的電子信息時代的工業3.0。這四步的革命每一步都是環環相扣密不可分的,盡管每步都是一次革命,但按部就班的每步走過來就有水到渠成的“輕鬆”。但明顯缺失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及僅小部分參與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國顯然需要大量、大範圍的補課。中國想“抓住機遇”借助德國直接從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高起點起步想法不錯,但一定會貪心不足蛇吞象而會力不從心的。。
按李克強報告的說法,中國要用“加減乘除”實現2025年工業革命轉型。也就是,加:培育新興、新生態戰略性產業;減:減少去除落後產能、進行結構性改革;乘:用GDP2.1%投入研發、推進技術進步;除:降低能耗、提高單位勞動產出。問題是用小學數學水平的“加減乘除”就能如此容易地實現“跨越”式的工業革命嗎?中德可以聯手,例如的減少煤炭生產、減少鋼材生產的減少產能等問題都可以做,但最關鍵的自主研發、自主知識產權以及新技術、新工藝這些德國是堅決不會給你的。。一向以急功近利著稱的中國製造業有多大一部分會把巨大資金投入風險巨大、遙遙無期、成算不定的研發孵育上來呢?盡管國家要拿出占GDP總量2%還多的資金扶植推進技術進步,但這一定是一個長線投資計劃,十年、二十年就達到或趕超德國是不是又有點急功近利了呢?搞不好又被唯利是圖、鼠目寸光的企業搞成了第二次“出口退稅”的鬧劇了吧。。
由此可見,中國實現把現有勞動密集型的“中國製造”到生產技術智能型的“中國創造”的工業轉型急不得!從改變舊俗、改變觀念到實現工業技術革命一定是一個踏踏實實、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逐步積累、穩步推進的過程!急了、快了就會變成“東施效顰”,急了、快了就會變成第二次“大躍進”。。
直接跨越的“高起點”?
先天不足,有多少需要補課?
注:圖片和表格來自網絡,文章原創,僅代表個人觀點!